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黄河源头藏族牧民为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大迁移计划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7年06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青海玛多6月18日电(记者张进林、任晓刚)记者近日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的黄河源头地区采访时看到,世世代代在当地放牧为生的藏族牧民们正在实施一项大迁移计划,以保护母亲河源头地区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

    黄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南部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地区,总面积达2.53万平方公里的玛多县是黄河干流经过的第一个县,这一区域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长期以来,受干旱气候和超载放牧等因素影响,玛多县境内的草原植被退化严重,天然草场退化面积高达2400多万亩,占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的70%,以牧为生的藏族牧民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据玛多县县长当周介绍,从2003年起,一项旨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大规模退牧还草计划在黄河源头最大的一对姐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地区实施。这项总投资达4100多万元的生态建设项目实施后,得到当地牧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在政府提供住房、生活补助等优惠政策后,牧民群众开始自愿地从草原退化严重地区向条件较好的县、乡政府机构所在的城镇或跨县迁移。2005年,国家投资75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又启动实施,黄河源头地区牧民群众迁移规模进一步扩大。到目前,玛多县境内已有近400户、1550多名牧民实现禁牧搬迁,310多万亩天然草原得到休养生息。

    与此同时,以草定畜项目也在这个县的所有牧委会得以顺利实施。当周县长说,这项以减少牲畜数量以控制草原退化速度的工程同样得到了牧民群众的积极支持,项目实施后参与牧户达到823户,建成围栏草场80多万亩,成功减少各类牲畜22万多只羊单位。

    据了解,政府部门完善的生活保障措施及配套政策是黄河源区牧民群众实施迁移的基础。经调查摸底,现在还有至少600多户藏族牧民要求搬迁,以保护黄河源头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使他们世代生活的大草原得到休养。

 
 
 相关链接
· 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状况严峻 节约意识亟待加强
· 五个不利因素持续影响我国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
· 黄河向白洋淀紧急供应"生态水" "引黄济淀"启动
· 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应当牢记黄河断流的教训
· 山东省黄河河道3800立方米每秒流量 无一处漫滩
· 青海:南川河流域及黄河上中游生态修复见成效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