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记者从青海省水利部门获悉,南川河流域及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经过两年来的建设,林草覆盖率由22.52%提高到49.97%,项目建设收效良好。
据了解,南川河流域具有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水土流失类型多样,南川河流域的生态变化直接影响到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因此,水土保持部门立足实际,依据治水新思路,结合当地植被生长特点以及当地的水文、气象条件,制定了“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策略。2004年,南川河流域及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全面展开。通过两年来的建设,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已完成封禁面积34.52平方公里,占项目建设总规模的98.80%,林草覆盖率由22.52%提高到49.97%,草地覆盖度由25%提高到55%,有效的杜绝了试点区群众铲草皮、挖树兜、破坏围栏等现象的发生,为项目区生态自我修复创造了条件。(来源:西海商报 记者 张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