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小峰率领局办公室相关人员一行到中国气象报社开展综合调研,广泛听取干部职工围绕业务结构优化、新媒体研发以及人才培养、经营管理机制完善等方面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许小峰要求报社按照“舆论平台、新闻出口、服务手段、科普园地、文化载体、业务展示”的定位,创新思维,以宣传效果为目的采取有效的宣传形式,增强主动性,进一步融入气象事业发展,营造报社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适应形势 凝练发展思路
对于当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许小峰强调,报社自身要凝练发展思路,特别是在传媒业飞速发展、信息渠道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更要适应形势,牢牢坚守阵地,发出气象部门的权威声音。针对手机报等新媒体的研发、报纸出版形态的完善等提议,他建议报社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利弊,形成科学的、较为可行的方案。
同时,中国气象局也将对报社发展给予更大支持,从政策上理顺支持渠道、扩大经费来源,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参与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指导。
明确定位 始终服务中心工作
“之前我为报社提出5个定位:舆论平台、新闻出口、服务手段、科普园地、文化载体,今天再补充一个——业务展示。”许小峰说,气象部门是业务单位,展示业务发展方向和进展理应成为气象新闻媒体的一项任务。虽然,报社的定位多样化,但所有定位都是围绕和服务中心工作的。编辑记者要结合定位,在会议、培训班和课题研究等诸多活动中寻求适合的报道视角,从而丰富报道内容,提升报道水平。
报网互动 在可读性上下功夫
“衡量报纸质量的关键标准在于内容的丰富程度,它的优势在于深度,从而与时效性强的网络媒体形成互补。”许小峰说,“我已经感觉到了近期报纸在增强可读性上做出的努力。”
他强调,中国气象报社要充分利用好自身平台,一方面要及时发出主流声音,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地在增强可读性方面下功夫,记者只有深入了解和思考才能写出好文章,赢得读者的认可。
勤于钻研 在成长中体会成就感
结合报社干部职工关于工作成就感的体会,许小峰肯定了报社宣传工作对于促进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工作成就感的获得取决于个人对工作的态度。”他鼓励每一位编辑、记者以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在工作中找到兴趣点,甚至成为在某一方面的专家,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成长。(记者 苗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