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新疆倾力打造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惠及百万群众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11月19日 10时11分   来源:新疆日报

    困难群众可以申请大病救助了、低保户住进廉租房了、物价上涨有价格补贴了……如今,在新疆各族困难群众眼中,这样的好消息接踵而至。11月15日,跟记者细数起近年来身边的点滴变化,鄯善县低保户阿依古丽·阿不拉感到非常满足:“现在,我们这些困难群众是看病不愁、冷暖无忧、居有定所!”

    2006年以来,自治区倾力打造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和受灾群众救助为主体,以专项救助为重点、社会互助为补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综合性、多层次的覆盖全区的社会救助网络,百万困难群众的权益和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救助体系升级扩容“别小看我这个低保证,凭它我每个月不仅能领到185元的低保金,看病还能得到医疗救助!”11月14日,乌鲁木齐市解放南路建中路小区肉孜汗·吾买提老人指着她的低保证高兴地告诉记者,这要是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今年年初,肉孜汗·吾买提患病住院,总共花了6000多元钱。由于她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因而享受70%报销。考虑到老两口没有收入来源,乌市天山区民政局又把个人承担的30%医疗费免了,肉孜汗·吾买提看病自己没掏一分钱。

    据乌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06年乌市全面启动医疗救助以来,该市出台了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办法,低保对象持低保证、本人身份证和医疗记录本在27家定点济困医疗机构就诊,可减免费用的70%,个人只承担30%;常见病医疗救助基金支付上限3000元,重大疾病支付上限18000元。低保对象中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及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三无人员”,所需基本医疗服务费用全部由医疗救助基金支付。从2006年至今,全市每年都要为2.5万人(次)的困难群众支付上千万元的医疗救助费用。

    不只是乌鲁木齐,自2006年大力推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5年来,全自治区已累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5.71亿元,1057.5万人(次)得到救助,医疗救助制度在新疆实现了全面覆盖。

    就在医疗救助制度紧锣密鼓建立的同时,教育、住房、取暖、法律援助等各项救助制度也从典型探索走向全面覆盖,救助范围从当初的低保对象向低保边缘群体和其他特殊困难人群延伸。5年来,社会救助已经全面升级扩容。据了解,目前我区已有216万城乡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每年有200多万人(次)的困难群众享受医疗、教育、住房、取暖等各项救助,上百万受灾群众得到救济。

    自治区民政厅党组书记莫涓说:“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使社会救助实现了质的提升。社会救助政策已从单项政策逐步发展为面对广大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政策体系;救助内容已从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的单一生存救助走向生活、医疗、教育、住房等多项内容的复合型救助;救助范围已从最困难的低保人群扩大到低保边缘群体和其他特殊困难人群;救助方式从传统的临时应急救助向常规性、制度性救助转变。”变“扶贫输血”为“扶志造血”

    11月初的一天,记者在伊宁市方瑞物业服务公司见到古丽艳,她一边工作一边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挺好的,离家近,可以照顾丈夫,每月还可以拿到1500元工资。”

    去年,古丽艳还是位低保户,由于丈夫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全家仅靠每月300多元低保金度日。2010年5月,伊宁市民政局对她实施了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半年后,又给她联系了方瑞物业服务公司的工作。 

    伊宁市不仅帮助低保对象就业,还积极进行创业培训,并提供小额贷款帮助低保对象创业。几年前,在政府的支持下,曾是低保户的阿依古丽在伊宁市胜利路开了家服装店,现在阿依古丽早已脱贫致富,退了低保。

    据了解, “扶贫输血”“扶志造血”,为变 为 促进低保对象就业、创业,2006年以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政局与劳动、财政部门联手为低保对象打造就业、创业的平台,共开设中式烹调、面点、缝纫裁剪、理发、插花等十几个专业培训班。至今,已对上万低保对象进行了培训,安排就业8000人,组织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参加有收益的劳务输出近7万人次,创收上亿元,低保对象自身的“造血”功能大大增强。

    莫涓告诉记者,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仅要让困难群众吃饱穿暖,而且更加关注他们的长远发展。近年来,在自治区民政厅的大力推动下,全疆各地民政部门和劳动部门都已出台了积极支持困难群众特别是城乡低保人员的就业和创业政策,对他们提供技能培训、信息指导等就业服务,积极鼓励、支持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现在,全疆每年都有成千上万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走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道路,最终摆脱了贫困,实现了自我发展。温情救助惠民暖心“考虑到物价上涨,去年自治区给我们城市低保对象每月提高了30元补助,今年8月底又增加了15元,月初又给我发了24元价格临时9补贴,算起来,我和儿子两人现在每月能领到450块钱了。” 月15日,11 乌市天山区建工社区的城市低保对象宋志英在电话里告诉记者,物“价涨了,补贴也跟着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我们困难群众太体贴了!”

    据了解,为消除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全面提高困难群众收入水平,2010年7月,自治区决定从当年6月1日起,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每人每月提高30元,农村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每人每月提高10元;今年8月,自治区决定从7月1日起再次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提高不低于15元,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提高不低于12元,全区216万城乡低保对象受益。

    自治区还决定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挂钩联动机制,当月CPI涨幅达到3.8%时启动价格补贴机制,每上涨1个百分点城市困难群众按12元发放,农村困难群众按8元发放补贴,全疆230万困难群众受益这一惠民新政。

    不只是救助政策更加以人为本,救助方式也更加充满温情。

    阜康市设身处地,变住院后救助为住院前救助,去年在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等9家济困医院推行“一站式”医疗救助服务。一站式”“ 医疗救助实现了阜康市城镇医保、新农合与医疗救助政策的无缝对接,使困难群众得到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双重帮助,不会因支付不起住院押金或高额的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

    “现在看病比以前简单多了,‘一站式’服务,手续简单化,我前段时间向市民政局申请了2000元医疗救助,当天就办好了。” 月16日,11阜康市九运街镇楼庄村低保户黄安邦深有感触地说。

    民政厅低保处处长吕子祥表示,为提高医疗救助便民利民水平,各地民政部门都将简化救助程序,规范医疗救助管理,大力推进定点医院即时结算和“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让困难群众进一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相关链接
· 新疆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CPI挂钩机制
·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新疆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 新疆各级党委政府正在全力救助伊犁震区受灾群众
· 24名被解救新疆籍未成年人返疆 已送往救助站
· 新疆召开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专项行动汇报会
· 新疆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行动全面启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