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10日从辽宁省扶贫办获悉,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和新十年扶贫开发工作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千局千企帮千村,促进百万贫困人口增收”活动,对857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确保105万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由1500元以下增加到1800元以上。
据介绍,今年要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实行扶贫开发与社会救助有机结合,把社会救助作为解决温饱的基本手段,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今年要实现全省105万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1800元以上;857个贫困村全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在生存环境条件艰难和地质灾害频发地区实施移民扶贫3000户,各级财政对每个移民户建房补助2万元,扶持每个移民户发展一个增收项目;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2万人;努力实现贫困村屯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加强贫困地区教育、卫生、社保体系建设,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高度关注因灾、因病、因残、因学返贫人口,努力做到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省财政安排的扶贫专项资金重点加大对辽西北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据了解,今年将在全省贫困地区再次组织发动50万人外出务工,累计达200万人次。安排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2万人,培训指标优先安排到857个贫困村。凡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各级财政对每人补助1000元,其中省财政补助500元,市、县(市、区)财政共同补助500元;搭建服务平台,保障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序有效进行。建立劳动力资源库,提供转移培训工作依据;建立信息和就业平台,设立外出务工信息网点,动员吸引农村贫困劳动力自觉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建立权益维护平台,维护农民工权益,保障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
今年全省将有千家企业帮扶857个贫困村,带动30多万农户发展致富产业,使105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省财政将继续安排贴息资金,对当年取得新增贷款的扶贫龙头企业实行贴息,以鼓励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扶贫带动作用。龙头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优势,带动贫困村农户发展产业,招收贫困户子女务工,投入资金帮助贫困村发展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记者 朱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