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师范生免费教育:把好两道关口期盼惠及基层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7年03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王圣志、陈黎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师范教育举措的出台,得到了与会代表委员的广泛好评,如何将这一政策落实好,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评。他们建议要把好免费师范教育的培养关和出口关,并将这项政策逐步在地方推广。

    把好培养关:师范院校应回归本位

    “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表明了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全国人大代表胡平平说,“过去师范院校生源缺乏,这一措施出台,可以吸引更多优秀而家庭贫困的孩子走进师范大学校门。”

    她同时指出:“在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后,师范院校应该回归本位。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一些师范大学为了吸引生源、扩大学生的就业率,纷纷向‘综合型大学’靠拢,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有意淡化师范特色,偏离培养合格教师的教育目标。在国家给予资金、政策优惠,实行免费教育后,这些高校应该逐步回归师范教育的本位,在教学安排上强调师范院校的特色,使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国家实行优惠政策的主旨,达到提高教师人才素质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学生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

    全国人大代表朱雪琴认为,教育部应对实行免费教育的师范院校重新考核评估,研究制定一套适合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教育专业系统,加强专业性培养。前几年不少师范院校在就业难等冲击下,学科逐渐边缘化。学校不再统一组织师范教育专业培训,专业课程设置与其他专业没有区别,常规应有的教育实习也逐渐演变成“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学生找个地方盖个章就当实习,将“节省”下来的时间找工作、考研。“师范教育是非常专业的学科。师范教学方式不改,就难培养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朱雪琴说。

    全国人大代表、来自湖南衡山县岳云中学校长程立新说,目前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对职业道德的培养。承担免费培养师范类专业人才的高校,尤其要培养青年学生对教育事业的认同和热爱。

    把好“出口”关:既要留住毕业生,又要良性流转

    不少人大代表认为,师范免费教育能将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师范院校就读,但如何将这批优秀人才留在教育岗位,尤其在最需要优秀教师的农村地区,是一个突出的难题。

    “现在农村学校是城市学校的人才培养基地,有一个县一夜之间被外地招走十多位教师,学校没有教师上课,只好高中挖初中,初中挖小学。”程立新代表这样描述农村教育人才流失现状。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不一定愿意到农村和艰苦地区工作,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这就不能解决农村和偏远地区缺乏优秀教师问题。国家在招生时,应该采取定向委培的形式,可以考虑的模式有多种,如各省申报培养计划,生源地、学校和学生三方签订合同,毕业生必须回生源地从事一定期限的教育工作。”胡平平代表说。

    全国人大代表鲁平益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职业本身是否具有吸引力。他举例说,湖南平江县教师2006年上半年正式登记的工资为:中学和小学工龄达10年的教师工资水平分别为818.80元和779.80元;本科和专科转正定级后工资分别是665.80元和590.80元,而本科教师转正之前1年的工资只有520元。

    来自湖南安仁县教育局的匡妹仔代表认为,目前城市教师待遇远远优于城镇,城镇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收入又远大于农村偏远地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保福利及一些地方性津贴补贴,优先照顾城镇学校,而教师职称晋级等也或明或暗向学校管理好、教学质量好的城镇学校倾斜。这种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更加剧了农村教师流失。

    朱雪琴代表认为,如何让教师职业尤其是本身具有吸引力?政府需有实质性的措施,让在基层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有更大的发展平台,出台更多的鼓励机制,让他们安心在基层发展。去年湖南师范大学有17个到农村工作5年、免费就读研究生的指标,结果却只有1名学生主动报名。这就是一个警示。

    胡平平代表说:“免费教育的毕业生是不是就一定要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我认为,人才的合理流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现象。一些师范毕业生毕业后或工作一段时间后,不愿再做教师,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尊重其自由择业的权利。但是,从公平公正、保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出发,师范毕业生应给予一定的赔付,国家对赔偿额度应有科学合理的规定,以保证教师人才培养、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转。”

    免费师范教育能否惠及地方师范院校?

    胡平平代表说:“现在,地方院校师范类学校招生难。以安徽为例,不少师范院校只有一再降低分数线才能招满生源。充当地方师资来源的主力主要是地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相对于教育部所属师范院校,省属和市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比例更多些。因此,在省、市师范类院校实行免费教育,更为迫切和必要。”

    “县级以下农村学校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最需要师资的是广大农村地区,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应向能为农村地区输送人才的地方师范院校倾斜。”全国人大代表徐景龙说。

    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基传代表认为,应逐步实现所有师范生享受免费教育,且师范生应在毕业后从事教育事业。

    不少代表建议,在全国逐步推行所有师范院校免费教育。地方院校可以采取“先减后免”的方式,经过三五年的过渡期,然后再全部免除。教育经费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比例可以参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和地方的分担比例执行。

 
 
 相关链接
· 药立波代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政府责无旁贷
· 赵林中代表:个别中小学“三化”现象令人担忧
· 贺大经委员提出:四方面对策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 代表委员议政录:汽车认证应革除多重认证弊端
· 林毅夫委员:发展地区性中小银行改善金融结构
· 委员:在黑龙江垦区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