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代表委员议政录:汽车认证应革除多重认证弊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7年03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王圣志)“当前,汽车认证管理存在一些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头管理、项目雷同、认证周期较长、手续繁琐、认证费用较高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经营发展。”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左延安说,“我国汽车产品认证应与国际接轨。”

    据左延安介绍,国家公告、环保目录、3C认证、地方环保目录、节能环保认证、中国环境标志认证目前是车界认证六大“招牌”,前四者属于强制认证,后两者则属自愿认证。对汽车生产企业实施认证管理,是国家利用认证形式不断促进和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我国汽车界与国际接轨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需要,对于企业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左延安认为,从理论上说,企业可自主选择节能环保认证、中国环境标志认证。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这两种认证分别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环保总局与财政部联合下发的通知,是政府采购和政府工程推荐产品的技术指导,企业不进行这样的认证,就不能进入政府采购清单,所以,企业不得不进行认证。

    左延安说:“另外,汽车认证多头管理,认证周期较长、手续繁琐,认证费用较高。以新产品为例,一般经过国家强制认证的理论周期是3个月,如要进行自愿认证还需3个月,但实际运作的周期更长。多个部门实施多项认证,内容却大体相同,而且不同部门主管的认证要在不同地方进行,汽车企业负担较重。”

    他说,国家发改委2006年初酝酿的汽车产品收费事宜已经在北京召开了收费标准听证会,计划今年将正式实施,这又将增加企业的负担。目前,国产自主品牌规模一般不大,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低成本参与竞争,如此复杂认证和较高的费用,不利于自主品牌的成长。

    针对这种情况,左延安代表在其提交的《关于汽车产品认证管理的议案》中建议:实施汽车认证的集中管理,彻底解决“多重认证”;要提高效率,缩短认证周期,简化认证手续,适当降低产品认证费用,减少企业负担。

 
 
 相关链接
· 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 贾庆林出席
· 代表建议修改广告法 加大虚假违规广告治理力度
· 我们太想上好学了—农村学生连线人大代表诉期盼
· 废旧物资回收管理混乱 李长杰代表建议加强监管
· 基层医卫人才“贫血”是农民看病难的重要原因
· 记者手记:从农民工进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说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