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为10月30日拍摄的北京城区内一处PM2.5自动监测站点;下图为在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工作人员根据PM2.5监测网络提供的数据对全市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预报(10月30日摄,拼版照片)。
江南平台入口
近期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随着供暖日的临近,记者走访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了解该中心如何对全市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预报。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负责跟踪PM2.5监测网络35个监测站点的气象条件、污染物浓度变化。该中心高级工程师徐文帅告诉记者,PM2.5早8点的小时浓度数据,来自于各自动监测站。按照国家最新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主要针对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共6种污染物进行监测。
“对每种污染物浓度的24小时均值、8小时最大平均值、1小时最大值按照一定公式换算成‘空气质量指数AQI’,将6种污染物中AQI指数最高的定义为‘首要污染物’,其数值作为当天的AQI值。”徐文帅说。
据了解,AQI在201至300之间为“重度污染”,在300以上为“严重污染”。徐文帅告诉记者,日前发布实施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将“空气重污染”分为4个预警响应级别,由轻到重顺序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新华社记者 公磊 摄

10月30日,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在大气综合观测实验室内读取PM2.5监测数据。新华社记者 公磊 摄

10月30日,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对PM2.5监测设备进行检查。新华社记者 公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