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图片新闻
 
旱区逐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3年04月22日 10时21分   来源:新华社

    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河川乡康沟村,村民冶建龙正在自家的水窖边提水,他们家一桶水往往要支撑一天(3月15日摄)。

    2013年春季以来,记者走访干旱少雨的西海固地区多个县乡村,用镜头记录下旱区居民的逐水生活。

    西海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年平均降雨量300毫米左右,年平均蒸发量2000毫米以上,水土流失严重,水源奇缺。目前有超过200万群众居住在此。由于常年少雨,居民水窖里储存的雨水只能维持很短时间,用完后,居民们只能走山路去拉水,“拉来的水一般一方(1立方米)是10块钱,但是如果租别人的车去拉,路费就得花60多块钱。”居住在固原市西吉县红耀乡大堡村的村民牛莲芬告诉记者。

    在西海固地区,很多地方的井水盐碱度都比较高,远途拉来的井水还不能直接饮用,要沉淀很长时间才能烧开喝。“除了喝的水,平时洗脸都是沾着水往脸上洒,洗漱完的水要拿去喂牲口。”西吉县王民乡王民村村民尹宏说。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十二五”期间连续启动了两大民生工程——生态移民工程和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据了解,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彭阳县及中卫市海原县部分地区44个乡镇、609个自然村,110.8万人的城乡饮水安全问题。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兴平乡,村民正在抗旱送水车前排队取水(3月20日摄)。今年3月份,宁夏西海固地区遭遇了较严重的旱情,在西吉县,这些抗旱送水车为拉水困难的群众免费送水。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红耀乡大堡村,村民李凤英正在用水给老伴擦手,这些水用过后还可以喂牲口(4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西滩乡张村堡村民马俊明在用家人洗脸漱口后的水喂羊(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红耀乡大堡村,村民牛莲芬正挑着两桶水往家里走,这些水是村民从数公里以外的供水点拉来的(4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县城自来水管理站,管理员赛万学正在启动供水阀门,由于缺水,县城经常阶段性供水(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这是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河川乡康沟村外景,这里也是西海固极为干旱少雨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村民家里都没有通自来水,日常用水都靠水窖里储存的一点雨水,水窖干涸了就只能从十几公里外的供水机井去拉水(3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相关链接
· 中央气象台:云南旱区降雨 冷空气将影响东北华北
· 两部门向旱区安排2.2亿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金
· 气象局:西南旱区“久旱逢甘霖”东北雨雪难消散
· 记者一线见闻:旱区多措并举战旱魔保春播保春灌
· 甘肃旱情仍在持续 旱区学校面临用水困难形势
· 云南弥勒旱区节水滴灌葡萄挂果成熟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