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11日电(记者林超)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10日统计,内蒙古全区农作物春播进度接近一半,总播种面积520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802万亩。因受前期低温和近期持续干旱影响,总播种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318万亩和230万亩。
据介绍,目前内蒙古小麦播种面积748万亩,较上年同期多30万亩,西部小麦已经出苗,东部呼伦贝尔岭南地区小麦播种结束,岭北小麦正在播种。玉米播种面积3496万亩,较上年同期减少126万亩,西部和中东部玉米播种接近尾声,东部地区玉米播种正在进行。大豆、马铃薯、油料作物陆续开播,播种面积分别达到55万亩、214万亩、120万亩,由于受旱情影响,播种进度缓慢,播种面积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139万亩、35万亩和119万亩。
据了解,进入5月份以来,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偏高,土壤墒情下滑较快,严重影响了春播进度和质量。据5月6日土壤墒情监测显示,全区农区一类、二类、三类墒情面积分别占农区总面积22.8%、49.0%、28.2%,与4月下旬相比,一类墒面积减少了19.7个百分点,二类墒面积增加了10.8个百分点,三类墒面积增加了8.9个百分点。特别是乌兰察布市,今年入春以来全市未出现过大范围的有效降水,全市三类墒占耕地面积70%以上,没有一类墒。虽然5月9日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出现0.1至7毫米的降水天气,但对土壤墒情改善没有明显作用。
目前,内蒙古全区各级农牧业部门工作人员和农业科技人员仍然坚守在生产一线,根据各地制定的抗旱保春播预案,积极指导农民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抗旱保春播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