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辽河生物多样性快速恢复 “碧水蓝天”盛景重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2年02月25日 16时02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沈阳2月25日电(范春生、刘品初)辽河第一次系统开展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近日结束。有关方面对其上下游19个重点监测区域的调查显示:经过生态治理和保护,辽河保护区物种种类明显增多,生物多样性快速恢复,“碧水蓝天”盛景得以重现。

    辽河是中国东北地区南部的最大河流,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发源于河北平泉县,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和辽宁4个省区,在辽宁盘山县注入渤海,被称为辽宁的“母亲河”。全长1430公里,流域面积22.9万平方公里,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过度开发,辽河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全国七大江河中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被列为全国重度污染的“三湖三河”整治河流。

    辽宁省辽河保护区管理局生态治理处处长沙德纯介绍,从2008年开始,省里成立了辽河保护区和辽河保护管理局,治污和恢复生态多措并举,在巩固原有工作基础上,全面打响了综合治理辽河攻坚战。在辽河干流划定了宽度为1050米的主行洪保障区,左岸贯通了管理路,右岸修建了阻隔带,完成了11座生态蓄水示范工程,杜绝了乱采滥挖乱建乱牧现象,路带之间的河滩地全部实行自然封育。同时,辽河干流两侧划定了总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禁止开发建设。

    经过几年的生态治理和保护,辽河水质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生态环境也显著改善。这标志着辽河保护区优质水生态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沙德纯说:“目前监测区内首次出现清洁-轻污染水体的底栖指示生物小蜉、大蚊、流扁蜉等,表明保护区水质已部分恢复至清洁-轻污染水体水平。”

    据记者了解,2010年以前,辽河滩地植被覆盖率仅为13.7%,主要为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其余为杨树、柳树人工林和狗尾草、豚草等,植被类型单一。河岸坑塘有零星其他物种分布,水生植物稀少,鸟类及鱼类种类及数量较少,迁徙鸟类没有停歇地。去年辽河干流生态廊道建成后,河道的物理完整性和化学完整性得到初步恢复,岸坡平顺趋于稳定,河滩地植被覆盖率达到63%。鱼类、鸟类种类及数量丰富度较高,苍鹭、红隼、白尾鹞等迁徙鸟类明显增多,经常见到野鸭群,青蛙、野鸡、野兔、刺猬、蛇、野生蟹等物种大量出现。

    此外,根据近三年相关生物多样性调查数据相对比较,如今辽河保护区内植物、鱼类、大型底栖动物较2009年分别增加61种、6种和95种,鸟类较2010年增加27种;植被及植物类型日渐丰富,植被从2010年以前的两种增加到2011年的9种,植物群落23种。鲫鱼成群,螃蟹碗口大,一只只斑海豹又出现在辽河口。

 
 
 相关链接
· 中国石油辽河数字油田基础管理水平大幅度升级
· 辽河下游盘锦境内河段名称由双台子河更名为辽河
· 陈政高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全面部署辽河治理工作
· 新开河溃口成功合龙 西辽河流域遭特大洪水险情
· 辽宁省长陈政高带队实地考察辽河治理保护工作
· 辽宁立法保护辽河 为辽河流域治理提供法制保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