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雪龙"号科考船越过南纬66度33分纬线进入南极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11月28日 20时33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雪龙”号11月28日电(记者 黄小希)船时28日13时35分左右(北京时间28日16时35分左右),“雪龙”号科考船越过南纬66度33分纬线,进入南极圈。

    据介绍,南极圈指南纬66度33分纬线圈。它是南半球发生极昼、极夜现象最北的界线,也是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南极圈以南的区域,阳光斜射,虽然有一段时间太阳总在地平线上照射,但正午太阳高度角很小,因而获得的太阳热量少,为南寒带。“进入南极圈,才意味着真正走进南极。”船长沈权说。

    自3日从天津出发以来,“雪龙”号科考船已累计航行约7800海里(约合1.44万公里),沿途经过赤道、西风带,并于北京时间27日晚间进入浮冰区。

    据船长沈权介绍,“雪龙”号科考船已由清水工况转为冰区工况,避免低速度、高负荷引起的主机超负荷。目前“雪龙”号朝南航行,航速在5节(1节即每小时1海里)至10节之间。

    “我们现在采取‘欺软怕硬’的方法曲折前进。”沈权说,“雪龙”号科考船尽量挑选浮冰较薄地带以及浮冰之间的“水塘”航行,穿过目前这个密集浮冰区大约需要12个小时,预计29日凌晨可到达距离南极中山站40公里至50公里的陆缘冰区域。

    据悉,抵达陆缘冰区域后,“雪龙”号科考船将破冰前行。75米高分辨率雷达卫星影像显示,“雪龙”号有望前进至距离中山站10公里至15公里的位置,这将为中山站卸货提供有利条件。

    按照往年经验,“雪龙”号科考船一般要破冰行进至距离中山站15公里至20公里处,才比较有利卸货。沈权表示,“雪龙”号实际能破冰至哪个位置,还要视冰情、油料、机械设备状况等情况而定。

    据介绍,“雪龙”号科考船属于B1级破冰船,能以1.5节航速连续破厚度为1.2米的冰(含0.2米厚的雪)。

“雪龙号”3日起航执行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任务

 

11月3日,南极科考队员与岸上欢送人群挥手惜别。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摄

    新华社天津11月3日电(记者 黄小希 周润健)执行我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雪龙”号科考船,3日11时缓缓驶离天津国际邮轮母港,220名科考队员正式踏上前往南极的征程。

    根据国家海洋局批准的我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总体工作方案,2011至2012年度“雪龙”号科考船将承担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一船三站”的后勤保障和大洋考察任务。本航次首次开展环境综合考察专项调查。除常规科考任务外,在长城站完成“十五”能力建设储油罐续建项目;在中山站实施科学考察项目的同时,全面推进“十一五”能力建设工程;在昆仑站实施科学考察项目和建站二期工程任务。

    据了解,为了给第28次南极科考提供充足保障,“雪龙”号科考船运输任务繁重,装载物资量达9000余立方米,总重4600吨。 >>>详细阅读

“雪龙”出征——写在第28次南极科考队出发之际

    新华社天津11月3日电(记者 黄小希 倪元锦)在习习秋风中,“雪龙”号科学考察船3日上午11时从天津起航。为期157天的第28次南极科考正式拉开序幕。

    作为科考圣殿,南极吸引着世界各国科研人员的目光。从1984年11月我国启动首次南极科考以来,累计已超过4000人次前往这个世界上最神秘、最遥远、最孤独的地方,顶着严酷的寒冷,在亘古不化的冰雪间踏出我国迈向极地考察强国的坚实步伐——

    27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以“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和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一船三站”为平台的南极考察总体格局;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雪龙”号科考船遇到密集浮冰
· “雪龙”号科考船进入浮冰区
· “雪龙”号科考船顺利穿越西风带 进入浮冰区
· “雪龙”号科考船驶离西风带
· “雪龙”号顺利穿过西风带气旋 目前正向南航行
· “雪龙”号离开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驶向西风带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