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科考队员在船上向迎接自己的亲人挥手致意。当日,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下属的“海洋六号”科学考察船顺利完成中国大洋第23次科考任务,凯旋归来。68名中国科学家历时120天、航行1.8万余海里完成了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5000米级海上试验警戒与保障、深潜试验区海底地形地貌勘探测量和多金属结核区域的生物调查与地质取样等任务,也标志着我国大洋科考技术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新华社记者 周文杰 摄

10月25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领导向“海洋六号”科考船船长(左)赠送匾额。新华社记者 周文杰 摄

10月25日,科考队员们在欢迎仪式上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周文杰 摄

图为“海洋六号”科考船展示的从5100米海区采集的多金属结核(10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文杰 摄

10月25日,“海洋六号”科考船的水手长梁广海见到了离别四个月的女儿。新华社记者 周文杰 摄

10月25日,“海洋六号”科考船的首席科学家何高文(左)接受领导鲜花。新华社记者 周文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