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内蒙古自治区的民生状况在2010年有明显改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01月1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17日电(记者汤计、贾立君)记者从此间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了解到,内蒙古民生状况在2010年有明显改善。

    据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介绍,2010年,内蒙古全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农牧民转移就业246.8万人,其中转移6个月以上的184.9万人;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38.7万套,开工率106.1%;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7698元,增长11.7%;工资性收入成为带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2010年自治区本级和九个盟市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津贴水平,人均调资度达到57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29元,增长12%。

    巴特尔说,促进农牧民收入增长有三大因素:一是农牧业丰收,农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实现稳定增长;二是国内用工需求增加,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同时,各地普遍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和企业工资指导线,带动了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三是提高了社会保障标准和各类补贴标准,较大幅度增加了转移性收入。

    巴特尔说,内蒙古自治区在2010年大幅提高了社会保障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每月增加了177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了35元和19元。“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1504元和753元。农村牧区民生工程得到加强,累计新建农村户用沼气10万户,解决了139.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和5000户游牧民的定居问题。

    巴特尔说,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自治区政府在2010年的工作重点是把30年的改革成果落实在民生上。2010年,全区开工建设廉租房4.7万套、购改租廉租住房4978套,建设公共租赁住房7157套、经济适用住房5.2万套,实施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3.6万套、国有林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4.1万套、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8889套、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1.3万套,实施城市棚户区拆迁改造13.4万套、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4.3万套。

    巴特尔说,内蒙古社会事业在过去一年里也全面进步。全年共安排教育支出328亿多元,增长34.9%。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寄宿生住宿费,减免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相关费用,直属高等学校生均经费提高到4800元。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稳步推进,累计开工面积1659万多平方米。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全年共安排建设各类卫生机构项目508个。15岁以下孩子补种乙肝疫苗以及农村牧区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白内障复明手术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顺利。

 
 
 相关链接
· 内蒙古春运期间预计道路运输旅客达到1400万人次
· 内蒙古“十一五”期间公路通车里程达15.5万公里
· 内蒙古人均生产总值接近7000美元 城镇化率达55%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