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十一五"电力装机年增约1亿千瓦基本告别"电荒"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0年12月0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记者 郑晓奕)国家电监会新闻发言人谭荣尧7日说,“十一五”期间,我国以每年新增约1亿千瓦发电装机的速度加快电力建设,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电荒”问题,到今年底电力装机将达9.5亿千瓦。预计未来5年,电力装机增长仍将适度快于GDP增速,将新增至少4.95亿千瓦。

    谭荣尧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总结了5年来电力工业发展的四大特点。

    一是电力快速增长,年增约1亿千瓦装机。预计到今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9.5亿千瓦,其中2006年和2007年新投产装机均超过1亿千瓦,2008年和2009年均超过9000万千瓦,2010年将新增近8000万千瓦,5年平均增速为12.9%。目前我国电网规模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发电装机容量继续位列世界第二。

    二是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绿色发电比重超过四分之一。煤电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72.8%下降至2009年的68.5%;风电装机容量连续4年翻倍增长;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包括水电、核电以及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在内的绿色发电装机容量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24.2%上升至2009年的25.6%。

    三是成为节能减排的“排头兵”。我国煤炭产量的一半用于发电,因此电力节能减排至关重要。前4年,我国累计关停淘汰6006万千瓦小机组,提前一年半完成“十一五”关停目标;供电煤耗下降30克/千瓦时,提前一年完成各项污染物排放的“十一五”控制目标。

    四是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推广运用、规模仅次于三峡工程的龙滩水电站投产、特高压输电线路建成投产等标志着我国电力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他认为,“十二五”电力发展面临三大突出问题和矛盾。一是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发电装机规模扩张过快,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下降,煤电价格形成机制没有理顺,电力企业赢利水平持续下降,企业资产负债率逐年攀高。二是电力发展速度与效率、电源与电网发展、城市电网与农村电网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依然突出。三是电力法规和标准建设工作滞后。

    “十二五”电力规划正在制定中。他认为,应综合考虑经济增速、经济结构、消费水平及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科学制定未来5年电力发展目标;不仅要科学规划总体发展目标,还应有各分类详规;要有科学的机制,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力体制机制,首先应理顺电价机制,因为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要实现科学管理,目前多头管理,竞争错位,考核指标不够合理等因素,制约着电力行业的发展。

    他认为,未来5年应重点把滞后的电力体制改革向前推进,按时间表完成电力改革确定的主要任务,基本建立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形成合理的电价机制,使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明显增强。

 
 
 相关链接
· 新农村新高原—西藏自治区"十一五"安居工程综述
· "十一五"财政部门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 交通运输部长谈"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业发展情况
· "十一五"重庆财政惠民出实招 改善民生力度空前
· 山西省已全面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的目标
· 李金早:下决心努力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