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交通运输部长谈"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业发展情况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0年12月07日   来源:交通运输部网站

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成效最大、发展质量最好的五年

    记者:在过去的五年中,交通运输行业经受了雨雪冰冻、地震、洪水等大灾大难的考验,也实现了跨海大桥、航道整治等重大项目的历史突破,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勇担重任。您如何评价交通运输业这个不平凡的五年呢?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十一五”时期是我国交通发展史上大事最多、急事最多、难事最多的五年,也是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成效最大、发展质量最好的五年,可以说我们在“急难险重”中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十一五”期间,新建的高速公路里程占全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的44%;今年年底,我国沿海港口通过能力较2005年翻一番以上;民航客货运量分别是2005年的1.9倍和1.6倍;邮政业务总量也比“十五”末翻了一番。

    “十一五”期间,一批拥有“世界之最”桂冠的重点工程,依靠中国人的自主创新,建成运营,这标志着我国桥隧建设、航道整治技术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其中,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苏通长江大桥则创造了斜拉桥型的四项世界之最;长江干线、京杭运河已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和运河。

    五年间,中国海上搜救力量在风口浪尖里搏斗,成功救助遇险人员97367人,平均一天挽救超过52条生命,救助成功率达到96.3%。

    正是因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基础设施上了一个新台阶,服务水平提了一个新层次,安全应急保障能力迈了一大步,我们才能在急事、难事、险事、大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抗击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突发事件中,交通运输发挥了“生命线”作用;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中,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有目共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交通运输业既是拉动投资的主力,又是刺激消费的保障。据测算,“十一五”期间,仅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就达两万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累计约7万亿元。

交通发展必须兼顾效益与公平

    记者: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被很多企业和百姓评价为“十一五”全行业服务民生的头等好事。这项工作的最新进展如何?今后我国的路网规划与发展如何更加体现公益性?

    李盛霖:交通运输行业本质上还是公益事业、民生工程。目前我国东中部地区已经有17个省市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共撤销收费站1723个,涉及的公路里程达9万多公里。改革涉及人员目前有近80%得到了稳妥安置。

    交通发展必须兼顾效益与公平,不仅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还要注重交通运输的社会效益。2009年年初,我们提出对收费公路政策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积极探索建立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统筹发展的新机制,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收费公路网络和以普通公路为主体的免费公路网络,这样体现了交通行业的公益性,兼顾了公平效率。目前收费公路仅占全国路网的3%左右。

    记者:长期以来,受国情限制,我国交通运输业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五年中,有何改善?

    李盛霖:由于自然条件、发展基础、运输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城乡、区域交通运输发展不均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针对区域发展条件,交通运输部提出差异化的发展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

    “十一五”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农村公路“走得了”的问题已基本解决。到“十一五”期末,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45万公里,新增里程53.5万公里,东中部地区94%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西部98%的建制村通公路。

    东中西部交通运输发展差距正在缩小。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时期,中西部交通固定资产总投资2.6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56%,投资额比“十五”期间增长了6.8倍,中西部地区的省际运输大通道已经基本形成。

    “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倾斜力度,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以及贫困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中西部地区以及农村地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作出更大贡献。

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实现优势互补

    记者:我国交通运输业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断头路”、高速公路大堵车、应急处置能力低等。“十二五”期间,这些难题的突破点是什么?

    李盛霖:从交通运输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来看,现有的交通运输体系还存在总量不足,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总体运输效率不高,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等问题,必须用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作为抓手,把快速发展的各种单一的运输形式综合起来,优势才能互补。

    目前,公路、民航等几种单一的交通运输方式发展基本上都居世界前列,为综合运输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十二五”期间,我们还将统筹规划衔接,建立综合运输规划体系;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优化通道资源,促进综合运输枢纽合理布局和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逐步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强化多式联运等综合运输改革和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应用,推进综合运输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相关链接
·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谋划“十二五”期间工作重点
· 交通运输部:2000吨级船舶可全年从徐州直达长江
· 交通运输部加快推进交通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建设
· 交通运输部: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今起全免通行费
· 交通运输部继续开展甩挂运输试点等节能减排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