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记者姚润丰)记者28日从江南平台入口
南水北调办公室获悉,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下游线隧洞盾构机27日顺利抵达进水口,标志着下游线隧洞全线贯通。继6月22日上游线隧洞贯通后,中线穿黄工程两条隧洞目前已全部贯通,中线穿黄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的关键性工程,其任务是将中线调来的长江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向黄河以北地区供水,同时在水量丰沛时可向黄河相机补水,一期工程设计流量为265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320立方米每秒。根据2004年6月份价格水平,核定工程总投资为31.37亿元。
据了解,中线穿黄工程于2005年9月27日开工建设,穿黄隧洞段的两条输水隧洞是整个穿黄工程最引人注目的控制性建筑物,每条隧洞总长4250米(其中过黄河段3450米,邙山隧洞段长800米,在黄河底部最大埋深35米,最小埋深23米),单洞直径7米,采用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盾构技术进行挖掘施工,技术含量高,施工工期长,在国内用盾构方式穿越黄河尚属首例。
这次贯通的下游线隧洞于2007年7月8日始发掘进,2009年11月18日开始黄河主河道段的掘进。在穿越黄河长距离掘进施工过程中成功解决了高水压下盾构机分体式始发,黄河河道上砂下土地层下长距离掘进,高水压、复合地层条件下更换刀具等技术难题,盾构机于2010年4月8日顺利到达南岸竖井。经过刀盘检修及后配套设备保养后,5月3日从南岸竖井顺利二次始发进入了邙山段隧洞的掘进,9月27日成功实现贯通。
江南平台入口
南水北调办公室介绍,中线穿黄工程隧洞的顺利贯通,为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如期实现通水目标,有效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局面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