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第四次“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取得丰硕成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0年09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9月27日电(记者 张建松)国际极地年(IPY)是全球范围的科学家共同策划、联合开展的大规模极地科学考察活动,被誉为国际极地科考的“奥林匹克”盛会,第四次“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自2007年3月正式启动以来取得丰硕成果。

    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在此间召开的“2010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介绍,在第四次“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期间,我国组织实施了3次南极考察行动、2次北冰洋考察行动、3个年度北极黄河站考察行动,并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建立了中国第3个科学考察站——昆仑站,留下来一笔重要的科学遗产。

    在IPY中国行动计划支持下,我国积极探索国际极地科学新前沿,成功开辟南极深冰芯钻探、天文观测、冰下山脉等极地研究新领域,提高创新能力,形成区域性优势,增强了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已经在开始构建冰穹A天文学观测台站,中国天文成功跻身国际南极天文学前沿。

    我国在第24次、25次、26次南极考察期间,成功开展了3次内陆冰盖综合考察,构建起国际领先的内陆冰盖观测体系,同时成功实施了格罗夫山综合考察,新收集陨石1618块,使我国南极陨石收集量达到11400块。

    南极埃默里冰架是IPY中国行动计划“PANDA大断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冰架具有易变性和脆弱性。冰架失去平衡会对冰盖和海洋产生重要影响,是南极气候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IPY计划支持下,我国连续开展了3次冰架系统综合考察,获取了大量珍贵的观测数据和样品,为中国未来开展大规模、多专业的大科学计划奠定了前期工作基础。

    在IPY活动期间,我国共完成3个航次的南大洋考察,在普里兹湾海区累计完成11条断面137个海洋站位的观测,开展了物理、化学、生态和地质学综合调查。在北冰洋科学考察方面同样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刚刚结束的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创造了多项新纪录,并首次到达北极点进行了科学考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此外,IPY中国行动计划还培养锻炼了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科学家和青年极地考察与研究人才队伍。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传播和公众参与,全民的极地意识得到了极大提高。

 
 
 相关链接
· 我计划在南极建第4个科考站|将新建一科考破冰船
· 我国计划十二五期间建立一支现代化极地科考船队
· 我国计划2015年至2025年在南极建立第4个科考站
·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总结:硕果累累 创多项新纪录
· 新疆昆仑山区获救地震科考队员已有2人康复出院
· 3名被困昆仑山区科考队员被成功救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