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第26次南极内陆考察昆仑站队撤离"冰盖之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0年01月2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极内陆格罗夫山1月26日电(记者 崔静)在圆满完成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地区的各项科学考察任务后,中国第26次南极内陆考察昆仑站队的20名队员26日安全撤离中国南极昆仑站,踏上返回中国南极中山站之路。

    昆仑站队队长李院生通过卫星电话告诉新华社记者,自从1月6日凌晨抵达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以及冰穹A西南方向约7公里的中国南极昆仑站后,考察队员克服高寒缺氧等各种困难,顺利开展了冰川学、天文学、测绘学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取得多项突破。此外,昆仑站的内部装修、污水处理设备安装等建设任务也已完成。

    南极冰芯直接记录着远古时代的大气组成,蕴藏着珍贵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李院生说,在本次考察中,考察队员经过近20天的不懈努力,在昆仑站附近钻取了一支132米长的冰芯,从理论上可以借其追溯过去五六千年以来的地球环境变化。

    在昆仑站钻取地下3000多米处的深冰芯,开展100万年时间尺度内的全球变化研究是昆仑站考察的一项重要科研目标。考察队本次在昆仑站附近建成了深冰芯钻探场地,挖雪700多立方米,构筑了一个长40米、宽5米、深3米的深冰芯钻探作业区,并完成了36吨钢结构的安装以及顶盖、底板铺设,修建了通往作业区的地下通道,为今后开展深冰芯钻探做好了前期准备。

    在天文学研究方面,考察队员在昆仑站附近的天文观测站成功安装了“亚毫米波光谱仪”和“月光闪烁仪”等新的天文观测设备,对已有的观测设备和能源通信系统等进行了维护更新,并为明年安装南极“施密特望远镜阵”完成了地基准备工作。

    李院生介绍说,由于低温和高海拔等因素,队员们或多或少地出现头晕、易疲劳等反应。为确保安全,考察队在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后,决定提前撤离昆仑站,返回中山站。

    李院生还表示,考察队在返程途中还将在南极内陆冰盖上开展冰雪、气象、地磁等观测,每10公里测量一次雪层密度和表面雪层温度,并开展冰流速观测、地磁观测等科学考察活动,预计于春节前夕抵达中山站。

 
 
 相关链接
·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格罗夫山队收集陨石量突破700块
· 中国南极考察格罗夫山考察队遭遇持续暴风侵袭
· 中国考察队首次揭晓南极格罗夫山局部区冰下地形
· 第26次南极考察:中国南极陨石拥有量突破1万块
· 中国南极考察格罗夫山队抓住暴风间隙紧急移营
· 记者手记:中国南极考察格罗夫山队发现首块陨石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