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考察队首次揭晓南极格罗夫山局部区冰下地形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0年01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极内陆格罗夫山1月15日电(记者崔静)广袤的南极大陆被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的冰雪覆盖,冰雪之下的南极大陆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地貌形态,一直是科学界探寻的奥秘之一。在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期间,南极考察格罗夫山队日前首次探测出格罗夫山局部地区的冰下地形,初步揭开了这一冰原岛峰地貌形态的神秘面纱。

    通过使用专业地质雷达探测仪对格罗夫山东部核心区的10平方公里区域进行网格式冰下地形测绘,国家测绘局极地测绘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武汉大学教授王泽民发现这一区域的冰雪最厚处厚度超过1200米,一些部分区域在冰面下为光滑的基岩,另外一些部分区域则为碎石与冰的混合物。冰下地形探测还表明,由于多年的冰雪累积,这一地区的冰体在不同深度上密度不同,呈现明显的分层性。

    王泽民表示,由于此次探测主要借助雪地摩托车为仪器拖载工具,测绘范围受到限制,但此次局部探测是对格罗夫山地区进行大范围冰下地形测绘的先期尝试,对于研究整个格罗夫山地区真实的基岩地貌具有探索性意义。

    他说,随着中国极地考察保障能力的提升,今后有望借助飞机携带雷达等手段,测绘出整个格罗夫山地区的冰下基础地形,这不仅可为地质学、冰川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在格罗夫山地区寻找冰下湖提供了可能。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通过雷达观测等手段在南极厚厚的冰原下发现了大量冰下湖,其中可能有独特的生命形式存在,这引起了冰川学家、地质学家和生命学家的共同兴趣。科学家们希望通过对冰下湖的考察,获得有关南极演变、地球生命以及气候变化的重要线索。

    中国首次测定南极格罗夫山最高峰高程

    新华社南极内陆格罗夫山1月15日电(记者 崔静)南极内陆格罗夫山地区2000多米高的万古冰原上坐落着64座裸露岛峰,究竟哪座岛峰是格罗夫山地区的最高峰,科学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议。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格罗夫山分队日前首次精确测定了梅森峰的大地高程(近似于海拔高度)。这是目前新测定的格罗夫山地区的最高峰。

    在中国此前开展的多次格罗夫山地区考察中,测绘学者通过艰苦的工作,对格罗夫山地区冰面地形和众多裸露岛峰进行了实地测绘,但受南极地形和恶劣气候等条件影响,对梅森峰的高程一直未予精确测定。尽管其他一些国家通过分析卫星遥感影像资料等手段,对梅森峰的高程进行了初步测定,但误差较大,仅在澳大利亚南极局出版的两幅地图上,梅森峰的高程差异即达200多米。

    在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期间,中国国家测绘局极地测绘科学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的王泽民教授通过实地测量,测定梅森峰的高程为2365米,比此前测得的格罗夫山核心区的哈丁山高出近22米。

    由于梅森峰四壁陡峭,难于攀登,为确保测量的精确性,王泽民在梅森峰附近的冰面上选取了3个基准点,首先测定其精确地理位置,然后在这3个点上架设精密经纬仪,通过前方交汇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确定了梅森峰的准确高程。

    王泽民说,梅森峰高程的确定,解决了格罗夫山地区长期以来在地理学领域存在的一个疑点,对于未来中国在此地进行地质等科学考察,也将提供有益的基础数据。

 
 
 相关链接
· 第26次南极考察:中国南极陨石拥有量突破1万块
· 中国南极考察格罗夫山队抓住暴风间隙紧急移营
· 中国南极考察格罗夫山队抓住暴风间隙紧急移营
· 记者手记:中国南极考察格罗夫山队发现首块陨石
·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格罗夫山队30日发现首块陨石
· 南极考察格罗夫山队发现首块陨石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