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最大地下水利工程志丹苑水闸遗址开建博物馆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9年11月0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11月3日电(记者 孙丽萍)3日上午,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宣布在拥有700余年历史的元代志丹苑水闸遗址上开工建造遗址博物馆,预计将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建成。

    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是迄今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地下水利工程遗址。2001年5月,一支建筑施工队在位于上海市区的志丹路、延长西路路口进行地下施工时发现了该遗址。

    2006年,经过历时5年的发掘和整理,位于地下约7米深处的元代志丹苑水闸“水落石出”,展现全貌,并入选“200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地下水利工程遗址仅三处,包括广州的西汉南越国木结构水闸遗址和北京金中都水关遗址,但规模都远小于志丹苑。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是已发现的同类遗址中规模最大、做工最精、保存最好的一处。

    2007年,为保护水闸遗址及筹备建设遗址博物馆,志丹苑水闸遗址被重新埋入土中,再次“沉睡”。据介绍,到2010年建成时,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作为上海首座遗址类博物馆,将与位于黄浦江两岸的上海世博会展区遥相呼应,展现700多年前上海的城市文明,并体现古代与现代、吴淞江与黄浦江的历史演变。

    记者了解到,即将破土而出的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由著名建筑设计师蔡镇钰主持设计,其外形极具现代感,恰似一座“古代水闸”,又如一把元代弯弓:中间两根石柱高耸,象征水闸闸口;两侧玻璃建筑呈对称弓形,象征水闸的“泄水渠”。

    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宋建介绍说,遗址博物馆建成后,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其中将有数百平方米的“水闸遗址”原汁原味地展现其中,让人们了解中国古代人们逐水而迁、傍水而居的生活。同时,博物馆还将通过三维动画向人们展示古代吴淞江水通过水闸泄洪、清淤的壮观场面。

 
 
 相关链接
· 一批西部地区重大水利工程如今成为旅游新景点
· 天津九大水利工程惠及民生 累计投资14.73亿元
· 李克强抵达新西兰惠灵顿并参观蒂帕帕国家博物馆
· 中国航空博物馆新展品见证人民空军装备建设步伐
· 侨办副主任赵阳一行10月16日视察广东华侨博物馆
· 第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在京揭晓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