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5月11日电(孟唤 车向前)辽宁省大石桥市在中小民营企业中创建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改变了工资分配由企业单方说了算的格局,保障了工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稳定了职工队伍,优化了企业的发展环境。
大石桥市现有民营企业2万多家,其中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0%。过去由于劳资关系不顺畅,工人与企业间的纠纷时有发生。为此,这个市注重在建立劳资共赢机制上下工夫,通过深入调研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在镇区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团的通知》,并成立由工会、企业家、职工代表、专家和行业协会组成的领导机构,为工资集体协商提供政策、法律和法规方面的指导与监督,确保工资集体协商依照法规运行。
据介绍,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中,这个市以制定行业劳动定额标准为切入点,破解行业工资定额难制定问题;以确定区域性工资标准为重点,破解区域性工资标准难制定问题;以建立乡镇工资指导团为突破点,破解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难协商问题;以推行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为着力点,破解工资协商、履约和监督难问题。
这个市的虎庄镇现有中小型服装加工企业101家;从业职工4000多人,以往劳资矛盾和行业纠纷都比较突出。为了公平确立行业性工资标准,市、镇工资协商指导团对镇里20家不同类型的服装企业采取对比法、平均法、参与法、实际演练法和综合测算法进行测算核定,制定出工人和企业都能接受的《行业工时费最低限额标准》,解决了由于服装针织行业劳动定额标准不确定而导致的职工收入偏低的不合理现象,化解了长期形成的劳资矛盾。据悉,2009年虎庄镇服装行业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比上一年提高10.5%;职工跳槽率也由过去的30%下降到5%。
目前,这个市已有3245家中小民营企业与职工签订了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