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 董峻 葛如江)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19日说,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创造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44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0.51%。
贾治邦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30年总结表彰大会上说,30年来三北工程共治理沙化土地30多万平方公里,保护和恢复沙化、盐碱化严重的草原、牧场1000多万公顷,陕、甘、宁、内蒙古、晋、冀等6省(区)率先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土地沙化实现了逆转。
同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使黄土高原一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遏制,每年减少流入黄河的泥沙3亿多吨。近七成农田实现了林网化,有效保护农田2248.6万公顷。
贾治邦说,三北工程建设既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利益,又兼顾农民的眼前利益,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程区森林蓄积量由7.2亿立方米增加到13.9亿多立方米,仅此一项就直接增加经济价值3000多亿元,是中央投资的66倍。
此外,三北工程营造了各种经济林400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3600万吨,占全国年产量的三分之一,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营造薪炭林92.7万公顷,年产薪材800多万吨,解决了700多万户农民的烧柴问题;营造灌木饲料林500多万公顷,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饲料来源。
三北工程是我国在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项工程自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到2050年结束,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乌孜别里山口,全长8000公里,宽400至700公里,横穿13个省份的551个县,占国土总面积的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