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会见我国著名的国情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双方就林业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贾治邦介绍了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情况。胡鞍钢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场绿色的改革,为生态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制。他们一致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既有利于生态资源的保护,也有利于林农收入的增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为建设绿色中国提供制度保障。
贾治邦指出,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这是指导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行动,大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在全国全面推开。近年来,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木材价格上涨,林地明显升值,把林地承包到户这只是改革的第一步,还需要许多配套改革措施。要通过改革形成能够增资源、增效益的现代林业体制机制,确保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
针对怎样才能建成绿色中国,多少林地才能保证中国的生态发展,贾治邦说,国家林业局正在进行林业区划,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制度保障。这项制度一定能够提高森林覆盖率,一定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一定能够实现林农收入和生态资本同步增长的局面。
胡鞍钢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场绿色的改革。中国以往的改革大都以破坏资源、破坏生态为代价,所以亟需一套有效机制,激励人们重视绿色建设,创造绿色财富,对未来稀缺的自然资本进行投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生态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制,是绿色改革,既符合世界的潮流,也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农村的改革,最主要的就是耕地改革和林地改革,如果林改成功,中国农村改革就真正成功了。
胡鞍钢建议,在现阶段,除了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搞好外,国家林业局还应从长远考虑,把绿色改革规划到2020年,甚至到2050年。我们可以一起为未来中国林业发展之路绘制一张路线图,从而使中国到2050年能够真正实现三步走战略构想,真正成为一个绿色的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盈余国,甚至是生态输出国。
胡鞍钢现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国国情研究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发展与发展政策。其代表作有《中国国家能力报告》、《中国经济波动报告》、《中国地区差距报告》、《中国发展前景》等。他在中国国情分析和经济发展等领域提出较为系统的理论和观点,并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学术研究特色。他所撰写的报告多次受到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领导批示,多次应国家部委邀请参与国家长远规划制定和部门咨询。其研究成果不仅为高层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社会效益。(苏晓娟 刘娜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