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8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联大全会上发言。第62届联合国大会18日就全球粮食和能源危机问题举行特别会议,讨论如何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以应对粮食和能源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挑战。 新华社记者 侯俊 摄
新华社联合国7月18日电(记者王湘江)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18日在联大就全球粮食危机问题发言,呼吁国际社会共同采取措施,制定可持续的粮食发展战略。
王光亚说,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不仅事关各国经济命脉和民生大计,也事关全球发展和安全。当前粮食价格上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国际上出现所谓“发展中大国责任论”,把当前全球粮价上涨归咎于发展中大国的发展,这既不符合事实,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态度。
王光亚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类科技水平空前提高的今天,国际社会并不缺乏解决粮食问题的手段,关键是本着共同发展的理念,积极有效协调政策和行动,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这需要世界各国以更广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看待粮食问题,共同采取措施,制定可持续的粮食发展战略。
王光亚提出了在这方面加强国际合作的三点建议:强化共识,坚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解决粮食问题;标本兼治,综合应对粮食问题;加强对话协调,探讨国际合作的新框架。

中国农业部长:不应将粮价上涨归咎于发展中国家
新华社罗马6月3日电(记者 尚军 杨爱国)中国农业部部长孙政才3日在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当前粮价上涨不应简单地归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需求的增长。
孙政才说,一些发达国家将全球粮食需求增加和价格上涨归咎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或归咎于某个国家的某项政策,这既不是事实,也不是建设性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