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辽宁高新区先行先试 创新引领“高产田”大升级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3年04月10日 08时57分   来源:辽宁日报

    初春时节,希望萌动。辽宁省各地的高新区如同春雪覆盖的小草,孕育着勃勃生机。

    4月9日,记者走进位于沈阳高新区的大学科技城,施工现场紧张有序,机器的轰鸣声萦绕在耳边。 “不久以后,这里将建成物联网感知产业园、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新松智慧产业园、云计算产业园等多个高科技产业基地,成为辐射全省乃至东北地区的创新总部基地和指挥中枢。 ”沈阳高新区科技局局长姜兴东憧憬着。

    “打造地区产业升级的智慧源泉和人才高地”,在各地高新区以创新驱动转型的二次创业大潮中,沈阳高新区始终坚守自己的转型升级路径。

    高新区聚集众多高科技企业,是城市财富的创造地和“高产田”。目前辽宁省拥有6个国家级高新区、7个省级高新区、两个省级筹建高新区。由于受土地、资金等限制,如何迈向自主创新发展高地、推动区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是各地高新区必须破解的难题。

    辽宁省各地高新区先行先试,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科技研发平台、打造科技领军企业,走出了一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本溪高新区,本溪药都大型仪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关注的焦点,多家企业通过平台享受研发咨询、检测一条龙服务。 “作为新晋国家级高新区,本溪高新区严格遵循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设计要求,全力构建了从研发、孵化到教育培训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发展中实现产业升级。 ”本溪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卢伟告诉记者。

    营口高新区则在园区运营体制和模式上进行创新,通过设立辽宁渤海科技城发展有限公司,实施政企分离和园区公司化运作,实现政府归位、企业到位,高效的服务赢得园区企业的褒奖。

    依靠科技创新做大做强液压及配套产业,短短5年,阜新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从17亿元到300亿元的飞跃。如今,液压及配套产业已经成为阜新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

    目前,辽宁省高新区已经形成软件和服务外包、IC装备、生物医药等35个主导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涵盖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辽宁省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载体。 2012年,全省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9281亿元,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13个。沈阳高新区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辽阳高新区芳烃产业集群均超500亿元,大连高新区成功打造出千亿产业集群。

    据省科技厅副厅长赵景海介绍,今后辽宁省科技部门还将按照国家对高新区四位一体的发展要求,制定出台政策,推动科技资源、财税政策、主动服务向高新区进一步倾斜,形成助推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记者/赵 静)

 
 
 相关链接
· 河北省推进635个万亩高产示范方升级改造
· 云南陇川实施春季高产甘蔗示范种植
· 我国探索出水稻“高产”、“绿色”并行不悖路线
· 黑龙江制定粮食作物高产优质品种区域布局规划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