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探索出水稻“高产”、“绿色”并行不悖路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3年03月17日 15时55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3月17日电(记者 李荣)以“超级稻”为代表的我国水稻“高产路线”,有力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目前,国内水稻专家另辟蹊径,从节水抗旱的角度入手,探索一条与“高产”路线并行不悖的“绿色生态”路线。

    作为项目主持方的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负责人新近宣布,育成的节水抗旱稻已在全国推广,并在亚非贫水国家示范推广。

    节水抗旱稻的“绿色生态”之路,主要指向国内水稻种植中的资源和环境“瓶颈”以及占据一定比例的中低产的“望天田”。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主任罗利军说,目前,中国农业耗水量占全国总耗水量近七成,而水稻用水又占到农业用水的七成。此外,中国还有较大比例的中低产田,不少是天然灌溉条件差的“望天田”。综合起来看,节水抗旱是必定要走的一条“生态之路”。

    据了解,作为国家“绿色超级稻”总体项目一个进展较快的突破口,水稻抗旱基因资源挖掘和节水抗旱稻的创制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在育成世界首例旱稻不育系“沪旱1A”之后,相继育成旱恢2号和旱恢3号,实现杂交节水抗旱稻“三系”配套。其后形成一系列新不育系、新恢复系和多种新组合。

    目前,在国内一些缺水以及“望天田”较为集中的地区,节水抗旱稻受到欢迎。根据评估,种植节水抗旱稻较水田减少甲烷排放86.7%,节约水资源50%,大幅度减少面源污染,生态效益明显。

 
 
 相关链接
· 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的担忧和建议
· 黑龙江省计划将水稻“旱种”面积增至600万亩
· 中泰举行研讨会就水稻品种改良等问题进行交流
· 黑龙江省2013年水稻旱种推广面积将达600万亩
· 河南省水稻新品“新科稻21”正式通过国家审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