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办了解到,截至2012年12月底,新疆“吃空饷”问题专项检查工作基本结束,全区共清理“吃空饷”人员2026人(行政机关364人,事业单位1662人),已整改1501人,收回财政资金570.1万元,其余人员仍在整改当中。
此次“吃空饷”问题专项检查从2012年8月中旬启动,由自治区编办牵头,会同自治区纪委、组织部、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5个部门组成4个联合检查组,深入全疆15个地州市,共抽查300多个单位,对发现的问题依据相关政策规定,提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
通过督促检查,新疆发生“吃空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部门(单位)对人员管理不到位,让“吃空饷”行为有机可乘;现行病休假制度对病休人员的管理有待规范,一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病休长期不上班;由于边远地区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原因,基层工作人员自动离职较多等。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自治区将从四方面入手,探索建立防范“吃空饷”长效机制:一是规范组织人事、机构编制管理,进一步建立完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二是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事假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严防“吃空饷”现象;三是继续加大政策倾斜,不断提高边远地区干部待遇;四是充分发挥职能部门联动作用,建立相应的职责分担机制。
此次专项检查中,社会群众和新闻媒体发挥了有效监督作用。自治区专项检查工作成员单位共收到举报线索50余条,对调查属实线索,已责成相关部门进行了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