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吉林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继续承诺实施一批民生实事,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暖“房子”工程,特别要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和职工的工资收入,要优先发展教育。
“省委书记王儒林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提到民生问题时,特殊强调要抓教育,我觉得这抓到了点子上,抓到了根本。”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马克说,“教育的提升和改善,除了要使人人的教育权得到保障外,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边远地区的教育资源也需要得到合理配置。”
“让城乡群众住有所居、住得舒适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刚刚闭幕的省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秦福义表示,省住建厅将从社会热切期盼、群众迫切需要、与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住房、供热等重点工作入手。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继续实施“暖房子”工程,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建筑业发展步伐,扎实做好城镇化质量提升相关工作,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和城市减排,强化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不断提高行业发展基础性工作水平,切实加强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和队伍建设,努力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同时,还将不断提高城乡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力,提高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提高建筑业对经济建设的支撑力,提高市政公用事业对城市发展的承载力,提高住房建设对居民生活的保障力。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张志军说,2013年吉林省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更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具体做到“四个着力”:着力优化就业环境。把2013年确定为“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年”,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务工条件,减少创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加大鼓励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更多人走上创业之路。着力提升劳动力素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就业稳定性。着力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新建大学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园(市场、基地)。继续开公益性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援助率100%,并争取逐月保持动态为零。着力打造高质量就业示范社区和行政村。
张志军说,2013年吉林省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主要以解决医疗保险异地结算为重点,实现省内的异地就医结算,使异地就医百姓,不用再回到参保地区报销医疗费用。同时,积极探索研究厂办大集体参加养老保险的配套政策、提高工伤保险伤残津贴、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加强社保基金监督检查,探索建立社保基金运营机制,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等。
省教育厅厅长卢连大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统领,必须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吉林省教育规划、决策、实践、创新、改革等全过程。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推进教育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质量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和根本,必须要始终坚持质量是教育工作生命线的思想,不断推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迅速扩大吉林省优质教育资源的比重和覆盖面。同时,教育部门要承担起提高人民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使命,努力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智力支持、知识贡献、人才支撑以及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成果。(记者 孙寰宇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