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幸福为执政诉求,一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民生政策,实施了一大批重点民生工程。1至11月,全省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2049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3.5%,其中仅教育支出一项预计全年就将超过600亿元。同时,新增支出继续向基层倾斜,1至11月省以下各级财政新增支出415亿元,占全年财政新增支出的80.2%。一个个过硬的指标让幸福成为具体的表达。
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今年以来,省政府加大了城镇居民增收措施的实施力度,出台的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城镇居民增收的20条政策措施全部得到落实。连续8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达1652元,增长15.1%;失业保险待遇全省平均标准提高到606元/月;最低工资标准三个类别地区分别提高到1100元、980元、830元。今年3月份,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云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5月,省委、省政府又印发了《关于构建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力争实现已建立工会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全覆盖。
变输血为造血,加大就业扶持力度,认真做好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的就业工作。截至9月底,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4.04%,控制在4.6%的年度目标以内;城镇新增就业28.22万人,超额完成28万人的年度目标。特别是在扶持创业方面,依托云南省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免担保、免抵押、免利息、免税费“贷免扶补”扶持创业新模式,截至11月底,全省创业小额贷款共扶持创业13.4万人,扶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1075户,共发放贷款103.2亿元,带动34.6万人实现就业,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今年,云南省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5.1%,高于去年同期1.6个百分点。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力度,实现了工伤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项制度全覆盖。今年云南省参加各类保险人数达3925.22万人次,超过年初省政府确定的3500万人次的目标,在全国率先将国家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纳入工伤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省财政筹集资金将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月55元提高到60元;进一步巩固医保全覆盖工作,全省新农合参合人数已达3468万人,参合率达96.5%;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在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平均报销比例已达到84.2%、70.5%、75%。
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幸福工程。今年以来,完成城镇保障性住房投资320亿元,新开工建设31.4万套,开工率达104%;农村危房改造方面,累计投入240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50.3万户,是争取国家投入最大、改造任务最重、省级配套最多的一年;切实抓好以民房为重点的宁蒗“6·24”和彝良“9·7”地震恢复重建工作。(记者 吴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