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医疗联合体”宣告成立,黄浦区东片区域内的居民将可享受到“梯级就诊”的便利。而位于黄浦区西片的“瑞金—卢湾”医联体已经成立一年多,如今签约居民看病不但习惯走“绿色通道”,不久将来,“一站式”就诊卡还能在医联体内各家医院间通用,大大减少排队付费的麻烦。
“区域医疗联合体”是上海公立医院改革的一大创举,即由一家三级医院牵头,联合区域内的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各种优惠就医措施吸引市民签约。签约市民在联合体内的社区医院首诊,根据需要逐级转诊,从而改变就医无序状态,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缓解看病难。
去年1月,“瑞金—卢湾区域医疗联合体”率先启动,一年多来,签约居民感觉“看病比过去方便多了”。家住五里桥社区的黄先生过去挂瑞金医院专家号,常常要起个大早去排队,或者在预约网站登记等一个多星期。今年9月底签约联合体后再没这份麻烦,原来,瑞金医院每天给区域内的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留出了几百个号,优先供给签约居民。又如,预约到瑞金医院做检查或择期手术,现在通常3—5个工作日内就可解决,至少比过去快一倍。黄浦区卫生局局长赵丹丹特别强调,考虑到新的就医模式与市民“一张卡走遍大医院”的习惯有所不同,医联体签约是“软签约”,市民依然可以到联合体外医院就医,充分保证了就医自由。成立医联体后,三级医院和二级、一级医院成了一家,相关学科上下全程贯通,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也大幅提高。这在去年4月成立的“新华—崇明”医联体特别明显。新华医院副院长、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执行院长周斌说,已有28万崇明居民签约联合体,“大病不出岛”已基本实现。
据悉,昨天新成立的“九院—黄浦”医联体将复制“瑞金—卢湾”医联体的经验,以九院为核心,联合新建中的黄浦区医疗中心及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引导居民逐步养成“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去三级医院”就诊习惯同时,提供多项便捷就医措施。赵丹丹说,借助联合体“一家人”的优势,深受欢迎的“一站式”付费(在就诊卡里预存一定数额钱款,挂号、检查、检验、配药各环节直接从卡里扣款)还将推行跨院结算。签约居民在一家医院办的就诊卡联合体内通用,每趟看病至少能节约半个多小时排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