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新建三级医院,医患纠纷调解引入第三方,门诊增加专家……上海市医改办、市卫生局12月24日通报,作为全国17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上海公立医院改革历经三年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据介绍,上海近年来以资源布局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郊区三级医院建设“5+3+1”项目,除长征医院新院外已经全部完成。其中,位于浦东临港地区的市六医院东院、位于宝山顾村的华山北院、位于闵行浦江镇的仁济南院、位于嘉定新城的瑞金北院等4家新建三级医院已开张运行,青浦、崇明、奉贤等3家郊区中心医院也即将完成提升等级工作,金山医院已全新搬迁。至此,每个郊区县都至少有一家三级医院的目标即将实现。另外,为缓解康复资源紧缺,目前已有2家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疗机构。
在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方面,上海近年来分批调整收费项目,降低容易诱导消费的检查检验项目收费标准,提高了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临床手术项目、中医服务项目和长期偏低的床位费。“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全面推行,2011年9月—2012年10月,全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医患纠纷3100多件,调解成功近2200件,调解达成率70%,凸显了人民调解的第三方优势。
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全市各医疗机构回应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服务、基于统一平台的预约诊疗服务等。各医院增加门诊专家力量配备,副高以上专家每周至少2个半天门诊,普通门诊也有副高以上专家把关,并开设双休日门诊、午间连续门诊、夜间专家门诊等。今年,全市卫生系统还开展“关爱患者,从细节做起”文明服务主题活动,推出近5000条方便患者就医举措,受到社会广泛赞扬。
另据介绍,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3年来已累计招录6089名住院医师,1115名医师完成培训并陆续就业。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卫生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目前已完成项目一期建设,全市三级医院和8个试点区的医疗信息实现了整合,预计明年上半年全市17个区县、近500家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将互通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