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黑龙江:充分发挥绿色食品产业优势 实现跨越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2年06月13日 08时44分   来源:黑龙江日报

    黑龙江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着力推进水利化、机械化、科技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生态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绿色食品产业作为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八化”建设为统领,充分发挥绿色食品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发展,促进现代化大农业加快发展。

    省十一次党代会把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列为黑龙江省八项主要任务之首,深入实施以“八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战略。绿色食品产业作为黑龙江省重点推进的十大产业之一,不仅是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现代大农业“八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生态优势。黑龙江省开发较晚、污染少,天蓝、水净、田洁,森林覆盖率达43.6%;耕地肥沃,冬季漫长寒冷,化肥、农药施用量少,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原生态保持良好;为发展绿色食品提供了最佳的生态环境;二是资源优势。黑龙江省是全国耕地面积最多的省份,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寒地黑土”;水系丰富,分布适宜,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干物质积累多,是最佳的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绿色食品前景广阔。三是规模优势。目前,黑龙江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达6430万亩,原料产量2160万吨,规模和总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充足优质原料为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技术优势。围绕绿色食品开发,黑龙江省已制订并正式颁布实施的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已涵盖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养殖、山特产品采集以及食用菌栽培等领域,标准覆盖率和入户率均达100%;机械化程度高,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基地综合机械化程度已接近90%。五是加工优势。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企业达550家,其中产值超过亿元的65家,形成了绿色玉米、大豆、水稻、乳品、肉类、山产品、饮品和特色产品八大产品生产加工体系。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最早开发绿色食品的省份,经过20年的努力,特别近10年的快速发展,基地面积、认证数量、实物总量等6项发展指标均居全国首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当今社会,“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得到了国内外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切,在消费者对安全优质放心食品需求日益增大的新形势下,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又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着各省(市、区)加速绿色食品开发和抢占市场的严峻挑战。对此,我们要研究对策,抢抓机遇,在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战略、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既要建设国家可靠的“大粮仓”,也要成为全国人民安全、放心的“大厨房”。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建设“大基地”。基地是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要采取“政府主导、企业拉动、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推进基地建设,扩大基地总量和规模。确保绿色食品企业加工原料的需求。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标准,切实提高基地生产科技含量和农民科学种地水平,切实发挥农户、企业在基地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严格规范基地生产技术标准,确保绿色食品基地质量。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绿色食品,带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切实提高基地建设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绿色食品基地机械化水平,黑龙江省新组建的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重点要向绿色食品玉米、马铃薯、水稻基地倾斜,加快推进绿色水稻、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等基地全程机械化。二是拓展大市场。市场是带动和引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动力。要根据绿色食品的市场定位,重点在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中心城市建立一批窗口市场,逐步形成具有辐射全国及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的黑龙江绿色食品销售网络。加快黑龙江绿色食品专营市场建设,建立一批绿色食品标准化专营示范中心(店),实现连锁经营,逐步形成具有黑龙江特色绿色食品专营网络。加大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重大经贸会展活动的组织力度,积极推介黑龙江绿色食品品牌,不断拓展销售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在国内外举办有黑龙江绿色食品特色的展销活动。建立黑龙江绿色食品电子商务平台,逐步形成展示直销、物流配送、内外贸易、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绿色食品销售体系,拓宽市场,提升黑龙江绿色食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三是发展“大加工”。加工企业是拉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主导。要按照大规模、高科技、外向型、新机制的原则,大力培育和发展绿色食品骨干加工企业。重点是引导支持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绿色食品,同时鼓励已认证的企业扩大认证数量,提高绿色食品产品的比重,扩大总量。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加大研发力度,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相互合作,发展技术创新合作体。积极应用新技术,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开发精深产品,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条,保持产品的持续生命力,充分发挥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是叫响大品牌。品牌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尺,要精心打造和培育品牌,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地理、生态、历史和文化资源优势,引导企业准确定位目标市场,科学规划绿色食品品牌,将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内涵、产品性能融合到品牌设计之中,充分体现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独特的品质和文化,不断提高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公信力和市场竞争力。引导大型企业在地域相近、生产条件和特征相似的同类别产品企业之间,通过整合、兼并、重组、融合等方式统一品牌,实现同类产品逐步向优势品牌集中,形成具有黑龙江特色的知名品牌。发展有地域特色的绿色食品品牌。加大黑龙江省区域优势品牌和绿色食品产品品牌宣传力度,在省内外主流媒体全方位、立体式开展绿色食品品牌宣传推介活动,利用各类大型展会推介,打造黑龙江绿色食品品牌,在国内外叫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品牌,实现绿色食品从规模化、产业化向品牌化、国际化发展。进一步提高企业打造、培育和维护品牌的意识,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切实加大对品牌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权、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五是推行“大监管”。质量安全是绿色食品的生命。要积极推动由部门监管向社会监管拓展,由“证后”监管向全程监管延伸,积极构建“大监管”格局,杜绝绿色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切实强化监管手段,进一步提高产品抽检频率,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切实强化全程监管,变定期监管为常态监管,终端检测为过程控制,实现“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积极推进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力争五年内使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全部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建立和完善产品公示和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向社会公布,确保绿色食品质量安全,不断提升绿色食品公信力。

    在新形势下,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新任务、新目标,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再创绿色食品发展的新辉煌,到“十二五”末,绿色(有机)食品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000万亩,实物总量4100万吨,实现产值1550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31.6%、49.1%和106%;有效使用绿色(有机)食品标志个数2100个,比“十一五”末增长31.3%。使绿色食品产业成为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经济优势为一体的低碳型优势产业,实现绿色食品原料大省向绿色食品加工大省的跨越。

 
 
 相关链接
· 黑龙江实行封闭式网上评卷管理 25日公布成绩
· 黑龙江公布高校学生资助政策 7种方式可获资助
· 黑龙江招考办提醒考生高考后注意事项
· 黑龙江: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发布
· 黑龙江海林遭遇洪灾 农户积极抗灾自救
· 黑龙江:11日至13日模拟演练高考网上志愿填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无标题文档
Copyright©2013 www.iruor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