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经济运行2010年春季报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0年03月18日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2010年3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了《中国工业经济运行2010年春季报告》。全文如下: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2010年春季报告

(2010年3月18日)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我国工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产品出口持续下滑,工业价格低位运行,生产增速在年初跌至近十年最低点。在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一揽子计划和各项政策措施的持续作用下,我国经济成功地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工业经济较快扭转了增速大幅下滑势头,呈现出回升向好的运行态势。

    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的积极成效

    工业生产止跌企稳,回升向好态势逐步巩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由2008年6月份的16%一路下滑到2009年1-2月的3.8%,之后止跌回升,3月份增速达到8.3%,11月、12月分别达到19.2%和18.5%,2010年1-2月增速达到20.7%,呈现明显的“V”字形运行轨迹。200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9.7%和 11.5%,2010年1-2月分别增长14.5%和23.7%。

    东部地区稳步回升,中、西部地区加快增长。2009年,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9.7%、12.1%和15.5%。今年1-2月,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9.4%、24%和22.1%。

    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回升,企业效益状况明显改善。工业品出厂价格在经历了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近半年的大幅下滑后,从2009年4月份开始到今年2月份,环比保持了连续11个月的回升。今年1-2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增长4.9%。

    2009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2.59万亿元,同比增长7.8%;上缴税金总额2.11万亿元,增长14.8% ;企业亏损面由1-2月25.3 %缩小到17.4 %,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33.5 % 。

    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有所缓解,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2009年,规模以上中小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6%;今年1-2月增速达到21.6%。2009年1-11月实现利润1.75万亿元,上缴税金1.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8.2%和14.2%,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67.4%和55.2%。随着生产形势好转,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人数逐月攀升。2009年9-11月,规模以上中小型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6870万人,比3-5月增加453万人,比6-8月增加315万人。

    工业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出口形势初步转好。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9.4%;其中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0.1%,降幅比前三季度缩小4.6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占全部销售产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6.7%下降到13.7%。今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37.5%;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2.5%,仅占全部销售产值比重的12.9%。月度出口逐步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同期水平。

    工业投资持续增长,技改专项拉动效果显著。2009年,工业投资8.0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1.4%;其中制造业投资5.88万亿元,增长26.8%。今年1-2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1%。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技术改造专项资金200亿元,主要采取贴息方式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下达投资计划4441项,总投资6326亿元,拉动社会投资28倍。

    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通过联合重组,粗钢产能超过1000万吨大型钢铁企业达到11家,其中宝钢、武钢、河北钢铁超过3000万吨,鞍本钢、山东钢铁、沙钢超过2000万吨。中铝、中冶、五矿等大型企业跨省区联合重组取得积极进展。汽车销量超百万辆的企业集团达5家。经过努力,全年淘汰落后的炼钢、炼铁、水泥产能分别为1691万吨、2113万吨和7416万吨,平板玻璃、电解铝、焦炭、铁合金、电石、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行业基本完成年内下达的淘汰任务。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9%左右,用水量降低8.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5%。

    二、2010年工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从国际看 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多家机构预测,全球2010年经济增长大致在3.2-3.9%之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经济收缩0.8%,预计2010年将增长3.9%;2009年全球贸易量下降12.3%,预计2010年增长5.8%;欧元区、美国、日本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3.9%、-2.5%和-5.3%,预计2010年分别增长1%、2.7%和1.7%;预计2010年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将比先进经济体高出近4个百分点,其中发展中亚洲为8.4%,中国10%,印度7.7%,东盟五国为4.7%,中东为4.7%。近几年,我国对印度、巴西、东盟等新兴经济体出口比重逐年上升,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快速恢复有利于我国出口增长。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世界经济实现全面复苏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复苏将经历缓慢复杂曲折的过程。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形势未见好转,消费不振,产能利用率较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震荡走高。潜在金融风险仍未消除。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强化,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新的科技革命对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冲击较大。

    从国内看 宏观环境适度宽松。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5万亿元,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将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进一步完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小排量汽车购置税按7.5%征收。反映实体经济运行状况和市场预期的指标均在稳步回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高增幅(今年1-2月分别达到26.6%和17.9%),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均超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得到提升。特别是江南平台入口 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将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在看到有利方面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还有许多制约我国工业经济长远发展的因素:一是资源环境制约。我国工业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超过50%),二氧化硫、化学耗氧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占到全国的86%、38%和70%,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大。我国已提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指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增长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技术含量低,许多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滞后,工业发展尚未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三是产业结构调整滞后。近年来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钢铁、水泥、电解铝、铜冶炼、焦炭等一些重要行业中落后产能仍占很大比重,风电装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存在无序建设倾向。四是体制机制性障碍。部分地区过分注重数量增长,忽视发展质量。资本、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价格扭曲严重,资源过度投入、浪费严重。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面临着认识不到位、政策不配套、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0年1—2月发用电量情况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10年1-2月我国进出口情况
· 工业和信息化部: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大幅增长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会议部署2010年5项重点工作
· 工业和信息化部: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合作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