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傍晚,充满活力的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现身古老的大英博物馆展厅,揭开了“魅力上海 精彩世博”——伦敦“上海周”活动的序幕。中国驻英大使傅莹出席并致辞,上海市市长韩正和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通过视频为活动送上特别祝福。
傅莹大使在伦敦“上海周”开幕式上指出,在这次伦敦“上海周”的活动中,厚重的中国历史文化序幕,揭示的将是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为世界博览会做出的努力。她说,推动民众间的相互了解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大英博物馆在推广中国历史文化教育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为英国的下一代也搭建一座了解中国的独特桥梁。
韩正市长在电视致辞中指出,伦敦“上海周”活动,是上海与伦敦之间一次富有创意的“对话”。中国刚刚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又将在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伦敦是世博会的发祥地,也将于2012年举办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上海与伦敦之间一次富有创意的“对话”。中国刚刚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又将在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伦敦是世博会的发祥地,也将于2012年举办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上海与伦敦举办互动活动,共同推广上海世博会与伦敦奥运会,是非常有意义的。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蒋卓庆在伦敦“上海周”开幕式上致辞。
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在电视致辞中说,伦敦“上海周”活动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驻足伦敦街头,共同领略中国文化。届时,上海将主办2010年世博会;这一系列盛会不仅带来贸易的增长,更使人心凝聚,具有非凡的意义。我翘首期盼更多的中国朋友能来伦敦,共享伦敦奥运盛会。
伦敦“上海周”活动由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上海市人民政府、伦敦市政府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上海市旅游局、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承办。共有300多名嘉宾出席开幕式。
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世博“对话”。1851年,首届世博会在“水晶宫”——伦敦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举行。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演变和发展后,这一盛会将于2010年5月在上海再度华丽登场。据悉,上海世博会目前已收到185个国家、45个国际组织的参展确认,创下了历届世博会参展国家、组织数量之最。同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寒风中,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更成为凝聚世界智慧的焦点,迄今未有一个国家因金融危机退展。
30日下午,在首届世博会场馆旧址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举行“继承与创新——城市建设中的智慧”世博论坛,中、英学者现场解析了上海世博会规划和世博会英国馆的创意,交流世博理论和实践。而今天上午开幕的“上海与上海世博会”摄影图片展,将通过从近千幅照片中精选出来的60余幅摄影作品,展现出上海城市发展最新成就和世博规划,展期1个月。
伦敦“上海周”活动将让更多英国民众尤其是伦敦市民了解中国悠久的城市文明与礼仪文化,对上海世博会主题产生共鸣。昨天,作为开幕活动的“中国古代城市文明与礼仪文化”——中国青铜玉器展的开幕式上,来自上海博物馆的62件国宝级青铜器、玉器、陶器向英伦民众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生活与社会礼仪。在为期2个月的展览中,它们将使更多伦敦人民感受中华文明的核心“礼”的魅力。这次展出的国宝级展品,不少还是首次在海外亮相。对于大英博物馆来说,本次展览堪称创造历史。在开幕式现场,上海协奏曲首次在大英博物馆1号厅内循环播放,出席仪式嘉宾欣赏到上海的最新城市形象,这在大英博物馆是从未有过的。在辉煌典雅的大英博物馆的大门口,高高悬挂着两幅中国古代青铜玉器展的巨幅海报,深邃的青铜器图案饱含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在大英博物馆的圆形大厅里,上海青铜玉器展的海报与古代巴比伦文化展的海报一起,吸引流淌不息的参观人流,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民领略到世界文明古国的文化瑰宝。据悉,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将组织各国驻伦敦大使专场,专门前往大英博物馆观看中国青铜玉器展。
为让2010上海世博会在英伦更深入人心,主办方还聘请国际著名歌星萨拉·布莱曼担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推广形象大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宋超为她颁发聘书。此外,活动还将在特拉法加广场和谢丝百瑞大街的伦敦中国新年活动中,通过游行、表演等多种方式推广上海世博会,并以此方式来共同庆祝牛年新春。 (特派记者 许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