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互动>> 建言议政
 
国家正在致力创造一个“平民化”的消费环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6年04月21日   来源:人民日报—华南新闻

    “引导企业开发出30美元的手机和100美元的电脑”这样的信息,无疑具有深刻的含义,至少,显示出国家正在致力创造一个“平民化”的消费环境。市场经济需要一只“看得见的手”,让普通老百姓可以因人而异地理性消费,这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项基本要义。

    近日,信息产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适合农民需要的价廉物美、方便实用的电子产品较少,要加大农村市场开发力度,引导企业开发出30美元的手机和100美元的电脑。这将扩大农村信息消费需求,拉动信息产业发展。

    短短一条新闻,颇引人注目。温家宝总理说过,在中国做任何事情都要想到13亿人。因此,当读到这条新闻时,心里不由产生一股暖意。有报道说,当前中国的网民和手机用户已经排到世界前列,但平心而论,还没有普及到农民的手里。如今有关部门呼吁生产“农民手机”、“农民电脑”,除了考虑开发农村这个大市场的因素外,其更本质的意义在于启示我们:我国的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阶段,从国计到民生,都要考虑13亿人民这个整体概念,注重和遵循“穷人经济学”。

    尽管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排到了世界前列,但人均GDP却很低,今天中国的大部分人消费能力还十分有限。从宏观的角度看,这或许是中美贸易出现巨大顺差的深层次原因;而从国内市场看,又是一些企业产品过剩,却长期打不开农村市场的主要原因。实际上不论生产“农民手机”也好,“农民电脑”也罢,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即:扩大内需,需要消费环境的平民化。然而可惜的是,这些年来平民化的商品却并没有引起企业和商家的重视,反而露出了日渐消隐的端倪。

    市场经济要逐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然而市场对经济行为的调节作用也是非常突出的。眼下,所谓“富人经济学”在大行其道的同时,已经露出了疲态,甚至已经受到了老百姓的抨击,比如住房,价格相对低廉的小户型已成绝版;比如教育、医疗的收费,已成百姓难以承受之重……这其中,种种违规投机虽是原因之一,但那些因硬件频频升级换代而导致的运行成本陡增,也是令其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富人经济学”已经相对饱和,而“穷人经济学”却越来越饥饿,面对这样一个信号,企业或许会开始考虑有没有商机,而“穷人”们则十分痛苦,他们确实很焦急。

    用“平民经济”这把尺子衡量,如今的消费环境对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农民十分不利,教育也罢,医疗也罢,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要么不消费,要么被迫高消费,从某种角度看,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社会不公?建设和谐社会,首先是实现社会公平。如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并非仅仅是一个经济命题,更是一个社会和政治命题。或许随着“富人经济学”的相对饱和,会有不少企业转向“穷人经济学”,但是,仅此还难以解决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农民的需求问题。就此而论,信息产业部负责人关于“引导企业开发出30美元的手机和100美元的电脑”这样的信息,无疑具有深刻的含义,至少,显示出国家正在致力创造一个“平民化”的消费环境。市场经济需要一只“看得见的手”,让普通老百姓可以因人而异地理性消费,这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项基本要义。(奚旭初)

 
 
 相关链接
· 我国居民消费意愿进一步降低 专家分析有3大原因
· 我国消费品市场供求继续好转
· 今年国内消费品市场将呈现八大趋势
· 统计显示:城镇居民日常消费中品牌消费趋势增强
· 2006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左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