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系统调研取得重要成果。从2005年6月开始,教育部与中宣部、人事部、社科院、团中央等部门联合进行了素质教育系统调研。调研人员认真总结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进展,深入分析当前制约素质教育推进的突出问题,归纳整理各方面提出的政策建议,研究提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宏观思路,并提交了调研报告。
德育工作不断加强。教育部门深入贯彻落实2004年中央8号,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出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政策措施,在部分省市进行了中央8号、16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将“知荣明耻”变成日常的自觉行为。深入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围绕着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组织开展了各种富有意义的活动。积极推进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外活动。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高质量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编写工作,第一本新教材《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2006年秋季已在全国540万大学新生中使用。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力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上海召开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新的进展。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顺利推进,目前实施新课程的学生总数达1亿以上。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由2005年的5个增加到10个,2007年再增加5个实验省(市)。课程改革带来了教师观念的变化,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效果得到广泛肯定。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中考改革在1752个县(区)大面积推进,并取得突破。各地探索和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创造了不少成功而富有特色的经验。积极稳步推进高考改革,探索和完善多样化选拔录取模式。研究生招生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启动初试科目改革,加强和改进了复试工作。(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