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各地工作开展情况>> 地市县级工作经验
 
广西灵川:部门协作 齐抓共管 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7年09月10日   来源:教育部

    广西桂林灵川县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县四家班子领导对全县中小学校食品、饮水卫生工作大力支持,将学校食品、饮水卫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灵川县中小学幼儿园卫生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实施方案》、《灵川县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下发,并经常深入学校督促检查指导工作,仅2004年以来县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专项检查每年达4次以上。

    为了加强食品、饮水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执法力度,县人大每年组织人大代表对全县学校执行《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视察,同时,教育局每学期召开一次卫生安全工作会议,成立了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卫生安全领导小组,每学年度与各校长签定了《灵川县中小学幼儿园卫生安全目标管理安全责任状》进一步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工作的开展。

    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确保学校食品、饮用水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县政府的组织下,县教育局、卫生局每年年初召开灵川县学校卫生工作会议,研究布置年度学校卫生工作,共同制定《灵川县学校卫生工作意见》,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学校(园),明确各学校在食品、饮水安全和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职责,布置年度学校卫生工作任务,确保学校各项卫生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成效。教育局、卫生局每学期开展学校食品、饮水安全联合检查不少于4次,共同承担起学校卫生安全监管职责,定期召开会议,并将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交换信息,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了学校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建章立制,落实责任,保证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结合区卫生厅、区教育厅的有关要求,教育局制定了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学校饮用水消毒管理制度,学校疫情报告制度,学校卫生安全目标管理评分细则、传染病预防制度,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学校"考核评比实施方案等相关制度。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食品、饮水安全和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信息报告人员和饮水消毒后余氯检测人员。同时各学校按照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分别制订了学校食品采购索证、饮水消毒、余氯检测、蔬菜农药快速检测等一系列卫生制度,明确各自职责,并与卫生部门协商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严把食堂卫生许可关。规定学校申请卫生许可证时,必须提供饮用水卫生情况,要求凡使用自备水源的学校,必须出具饮水消毒制度,配备消毒人员和余氯检测设备,余氯检测人员,把饮用水现场余氯检测和消毒记录检查纳入卫生许可现场审查内容。凡未配备饮水消毒员,不采取饮水消毒措施或现场监测余氯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不发放卫生许可证。教育局、卫生局还将学校"安全教育活动月"、"灭蚊突击月"、"城乡清洁工程"食品、饮用水、厕所卫生工作纳入检查学校工作的重点,并将检查结果向全县学校通报,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学校师生的卫生安全意识,促进学校各项卫生安全措施的落实。为提高学校领导,食堂和饮水卫生管理人员、食品从业人员及校医的卫生防病知识,使学校卫生管理人员掌握饮水消毒、余氯检测、蔬菜农药快速检测及餐饮具消毒等技术,技能,县教育局、卫生局、防疫站2004-2007年每年联合举办学校分管领导,后勤主任、食堂管理员、采购员、工友、食品销售店从业人员,管供水人员卫生知识培训班,就食品卫生、饮水安全、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等卫生知识和技能进行专门培训,每年五百多人接受培训。2006年区、市卫生、教育行政部门防控伤寒工作目标下达后,县教育局、卫生局联合举办了有乡镇中心校,全县寄宿制学校分管领导、校医后勤主任、饮水卫生管理人员参加的伤寒副伤寒防控知识培训班一期,并将区卫生厅下发的伤寒副伤寒防控知识宣传光蝶发至各乡镇学校,在全县所有寄宿制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观看,为普及伤寒副伤寒防控知识,要求各校每学期出版卫生知识专栏2期,学校还开设卫生知识课程,并且有教案存档案,这样对实现我县防控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加大投入及时发现并消除卫生安全隐患。为使卫生工作落到实处,教育局落实了一名副局长和基础教育股一名副股长专门负责抓学校卫生安全工作,除下发上级文件,制订管理措施、方案与有关部门协调外,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学校开展卫生监督工作,灵田初中发疫情后,教育局专派基础教股作为该校的长期联系点,以点带面,把好病从口入关,我们根据学校食堂、饮用水卫生、厕所条件不同,把学校食品、饮水、厕所卫生监管对象分为好、中、差三类,采取分类管理,突出重点的办法,把日常监督的重点放在卫生条件较差和曾经发生过传染病疫情的重点学校。近三年来,在县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除了对学校开展每季一次的常规卫生监督外,专门拟了对灵田初中等10所"重点学校"的卫生督查计划,每学期不定期检查4次以上,同时根据当地是伤寒、痢疾等介水传染病多发地区的特点,将学校饮水安全检查作为卫生监管的主要内容之一。采取"一看、二查、三询问"的办法,即进入现场一看学校是否备有饮水消毒剂,是否有消毒和余氯检测记录;二查学校自备水源的消毒情况,现场检测余氯是否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要求;三询问学校师生开水供应情况等,发现问题督促学校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近三年来我县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本局的努力下,在资金极为困难的前提下想方设法挤出资金1200多万元用于改造学校食堂、饮用水、厕所、学生宿舍,确保了师生身体健康,营造一个优良学习生活环境。

    进一步落实创卫目标工作责任,形成了社会、家长、学校齐抓共管,人人参与讲卫生的新格局。完善制度建设,确保人员,经费的落实,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人,严格考核奖惩制度,近三年县中小学校未发生过肠道传染病及流行感冒事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