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稳定关乎国计民生,关系改革发展大局。为此,银监会要求全系统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建立健全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银行业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注重应急工作长效机制建设。主要内容是:推动法制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健全持续有效的风险评价、预警体系和及时有效的纠正与风险处置体系,强化资本充足率约束,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制,优化资本结构,全面提升综合管理与服务功能,降低银行系统整体风险。
二是以案件专项治理为契机,消除突发事件隐患。针对银行业案件高发态势,银监会深入开展了银行业案件专项治理,连续召开8次案件专项治理会议,制定了防范操作性风险13条措施,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内控和风险管理,有针对性的开展了票据业务、金融衍生工具等业务的专项检查。
三是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作用,为应急决策提供参考。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收集、整理、上报工作,保证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渠道畅通,对收到的各类应急信息稳妥处理,及时报送,加强风险提示,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四是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突发事件预防预警能力。全面启动银行业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实现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全方位的监控,通过对连续、可比的监管数据进行分析,有效识别、度量、监测和控制风险。建立风险评价和预警决策支持系统,重点检查风险防范、内部控制和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实现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管理、机构管理、业务管理、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等监管工作的信息化,提供对银行业监管的决策支持,及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体系安全、稳健、高效运行。
在此基础上,银监会进一步加强了部门协作,平息了个别地区出现的集中取款事件;针对“德隆集团”、“三九集团”等引发的信贷风险,牵头组织了债权人委员会,指导风险化解工作。此外,银监会还敦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目前大型银行均已建立了备份数据中心和信息系统应急物资储备。(银监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