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来,质检部门紧紧围绕“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工作方针,全面部署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认真组织全系统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严密组织,有序开展防控工作,严防疫区的禽类及其产品运出封锁区;严把国门,严防疫情跨边境传入传出;严把质量关,确保相关禽类及其产品质量安全,严防不合格和病死家禽流入市场和加工环节;加强对禽类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严防检疫不合格禽类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防止人感染禽流感;加强科研攻关,研发快速检测方法和新型消毒技术;落实各项扶持家禽业发展的政策,积极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努力促进出口。
二是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四川猪链球菌病事件。2005年7月25日,有关部门公布了四川省猪链球菌2型疫情后,质检总局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强化检疫监管、狠抓养殖源头管理等一系列的紧急应对措施,减少了疫情对出口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了进出境动物及其产品的安全卫生。
三是迅速反应,严防亚洲I型口蹄疫传入传出。2005年5月13日以来,农业部先后通报了内地山东、江苏、新疆、北京、河北、甘肃、宁夏、青海、湖北等省区的亚洲I型口蹄疫疫情。为防止疫情传入传出,质检总局暂停有关疫区的偶蹄动物及其产品出口,狠抓生产源头和运输等经营活动过程的疫情防控,加强对各出口养殖场、加工厂的监督管理,加强生产过程的防控和出口前的查验,确保了相关进出境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安全卫生。
四是认真应对刺桐姬小蜂事件。2005年7月底,深圳检验检疫局在疫情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对刺桐属林木可造成毁灭性危害的疫情——刺桐姬小蜂。2005年8月29日,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将其列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并采取检疫控制措施,予以扑灭,同时暂停从疫区国家和地区进口有关种苗,要求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进出境刺桐属植物的检验检疫,防止刺桐姬小蜂传入传出,确保我国林业生产、生态和进出口贸易安全。(质检总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