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2月21日电(记者王勉 向志强)广西气象部门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一个专门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气象服务发展规划,以满足其日益增长和提高的气象服务需求。
自治区气象局局长韦力行说,2008年初,《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准实施,给这一区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但北部湾港口的发展、渔业捕捞范围的扩大等都需要多元化、长时效、精细化气象服务的有力支撑。
他表示,经过多年建设,广西已建成较为完善的气象监测网络和预报预警系统以及多种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的气象信息发布平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据统计,广西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由20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200人左右,下降到本世纪以来平均每年90人左右,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3%至6%下降到1%至3%。
据介绍,北部湾地区是气象灾害多发区,经常受到热带气旋、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平均每年就有4到5个热带气旋影响这一区域。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北部湾约13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范围内,目前仅有一个位于东北部的涠洲岛气象监测站,无法对整个北部湾海域实现有效监测;海洋气象预报时效还不够长,精细化程度不够;信息传输也是一个难题,最清楚的调频广播覆盖范围仅限于几十公里。
记者了解到,广西气象部门将针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制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气象发展规划。目标是在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能力和效益的基础上,重点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地面自动监测站网和海洋气象观测站组成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提高灾害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预报时效,增强台风、暴雨、干旱、低温冷害、强对流天气等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加强气候生态监测系统建设,在南中国海洋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区加强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加强人工增雨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