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济贸易>> 区域经济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挖掘"矿泉鱼"资源促渔民增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8年10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哈尔滨10月19日电(记者孙英威、王松)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去年以来积极开展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利用当地独有的矿泉资源,实现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目标。记者从五大连池市水产局了解到,去年全市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比2006年增长了20%。

    五大连池市地处黑龙江省北部,境内分布有300多个地下泉眼和多条河流,是黑龙江省矿泉渔业生产基地,现有渔业开发面积13万亩。2007年,这个市被农业部确定为黑龙江省唯一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的城市。

    在农业部和黑龙江省渔业专家的指导下,五大连池市组建了市专家、乡镇技术指导员等多层次的技术指导队伍。根据当地渔业自然资源现状及特点,这个市确定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主导品种为“矿泉鲤”,大力发展生态蟹、绿色无公害水产品养殖,以充分发挥五大连池矿泉水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

    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期间,五大连池市对406户科技入户示范户进行了系统培训,主要讲授“矿泉鲤”等品种的养殖技术。日常指导中,着重解决渔民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提供相关信息。同时,及时发放鱼种补贴,仅去年一年就为全市渔民补贴“矿泉鲤”鱼苗3123公斤、蟹苗1000公斤。

    在科技入户工程的拉动下,五大连池市渔民主动引进了7个新鱼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五大连池市水产局局长李维和说,通过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全市渔业科技含量大幅度提升,渔业增产、渔民增收明显。今年,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的乡镇数量由去年的8个增加到11个,实现了全市乡镇的全面覆盖。

    按照规划,到“十一五”末,五大连池市养鱼面积将再增加3000亩,完成“矿泉鱼”产地、产品认证,建立起一处“矿泉鱼”种苗繁育基地。届时,全市50%渔民将达到农民技术员水平,渔民年人均纯收入有望达到8000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