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当前,要立足我国工业结构现状,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新趋势,进一步提升工业层次和水平。
一是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依托重点建设工程,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联合制造等方式,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特别是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集成电路设备、先进动力装备、节能降耗装备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鼓励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比重。根据能源、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着力调整原材料工业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支持发展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片、高浓度磷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乙烯、精细化工、高性能差别化纤维。促进炼油、乙烯、钢铁、水泥、造纸向基地化和大型化发展。加强铁、铜、铝等重要资源的地质勘查,增加资源地质储量,实行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
二是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制定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加快高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按照产业聚集、规模化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信息产业群,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等生物产业。加快发展民用航空、航天产业,推进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及机载系统的开发和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民用航天技术和卫星技术。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支持开发具有技术特色以及可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光电子材料、高性能结构和新型特种功能材料等产品。
三是加强能源、交通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在生态保护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优化电网结构,扩大西电东输规模。建设大型煤炭基地,调整改造中小煤矿,坚决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浪费破坏资源的小煤矿,加快实施煤矸石、煤层气、矿井水等资源综合利用,鼓励煤电联营。实行油气并举,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力度,扩大境外合作开发,加快油气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扶持和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鼓励石油替代资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以扩大网络为重点,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推动技术改造。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能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和产品。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调整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规模,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加强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引导。坚持把好市场准入关,新上项目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促进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进一步推动钢铁、有色、建材、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建筑等行业技术改造和企业兼并重组,提升装备技术水平、规模效益和产业集中度。
五是以对外开放促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带动国内产业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增强国内配套能力。吸引外资能力较强的地区和开发区,要着重提高生产制造层次,并积极向研究开发、现代物流等领域拓展。
六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抓紧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努力攻克一批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核心关键技术,依托重点工程推进重大装备自主化建设,力争在重点优势领域取得突破。加快建设产业技术平台特别是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落实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和政府采购制度。着力推进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通过自主创新,创造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世界知名品牌。(国研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