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政府要把解决问题作为办理代表建议和批评的标准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6年03月12日   来源:新华社

“件件有回音”还不行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顾立林、朱薇) 人大代表的声音日益受到政府重视,一批法律法规在代表们的呼吁下产生,一件件涉及国计民生的问题得到解决。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调查显示,92%的代表对有关部门办理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情况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但记者在两会上采访发现,不少代表对高办结率与解决问题之间存在的差距感到不解,认为“办结”不等于办好,即使“件件有回音”还得看是什么“音”。看来,政府有关部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工作仍需加强,把解决问题作为最高标准。

    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加强了深入基层调研的力度,许多建议、批评和意见都是他们在原有岗位工作之余辛勤劳动的成果,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社情民意。各地、各部门对待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态度,也就是对广大群众的态度。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一些疑难问题一时间解决不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都能够理解,但如果作风上出问题,对人大代表的一些建议、批评和意见搪塞应付,只在回复函的措词上动脑筋,就不应该了。

    全国两会上代表们对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情况不满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一些职能部门回复时“八股”腔十足,典型三大段:感谢贵代表给我们提出宝贵建议;此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们正在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望代表继续给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复函中还常能见到“您提出的问题现在解决的条件还不成熟,待条件成熟后再予解决”等内容。二是让议案“转圈圈”。有些代表本来就是某地某单位的负责人,他们自己的意见、建议有时会被上级转到自己所在的单位,要求予以回复,让他们哭笑不得。

    提高议案建议办理质量,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增强对人大性质、地位、作用的认识,端正办理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的态度,提高接受人大监督的自觉性,同时也需要人大常设机构加大督办力度,既要争取让代表们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件件有回音”,更要看回的是什么样的“音”,确保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作用。(完)

 
 
 相关链接
· 2005年人大代表所提建议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
· 2005年人事部承担人大代表建议提案均已办理完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