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落实进展
2013年10月9日,江南平台入口 总理李克强在文莱举行的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指导中国—东盟关系未来发展的“2+7合作框架”。“2”指两点政治共识,即深化战略互信,拓展睦邻友好;聚焦经济发展,扩大互利共赢。“7”指政治、经贸、互联互通、金融、海上、安全、人文等七个重点合作领域。一年来,“2+7合作框架”落实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
一、政治
(一)保持各层级对话沟通。双方领导人通过双多边平台保持密切交往,政治互信不断加深。2014年,双方分别举行中国—东盟外长会、高官磋商和特别高官会,就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
(二)“中国—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商谈进程逐步推进,将为双方关系发展提供稳固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二、经贸
(一)2014年9月,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江南平台入口 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开幕式,倡导中国和东盟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提出深化政治互信、提高中国—东盟自贸区质量和水平、加强互联互通建设、开展海上合作、推进次区域合作、增进人文交流等6项具体倡议。
(二)2014年8月,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通过《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要素文件》,正式对外宣布启动升级版谈判。9月,首轮谈判在越南河内举行,双方就升级版谈判的工作计划达成一致。
(三)2014年7月,香港作为单独关税区与东盟启动自贸区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稳步推进,进入实质性磋商阶段。各方迄已举行5轮谈判和2次经贸部长会议,成立了7个工作组。第6轮谈判将于2014年12月在印度举行。
(四)中方积极推动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打造投资合作平台,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有关部门正在引导国内企业在有条件的东盟国家进行合作区建设,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展会上推介,为企业搭建招商平台,协助有意愿的企业与合作区对接,鼓励国内中小企业在合作区投资。
(五)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运作顺利,基金一期已投资10个项目,涉及信息通讯、港口船运、资源、电力等领域。中国进出口银行即将启动基金二期募集。
三、互联互通
(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取得阶段性成果。经多轮磋商,东盟十国均表示将作为创始成员加入亚投行。筹建亚投行政府间框架备忘录于2014年10月在北京签署。
(二)中方积极推进澜沧江—湄公河航道二期整治工作,已起草《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规划(2014-2025)》,计划2014年11月交中老缅泰四方会议审议通过,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
(三)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广西自治区已制定工作方案,航线拓展、航运服务及相关配套项目建设逐步开展。
四、金融
(一)2013年10月,“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各方签署《关于在中国—东盟银联体框架下建立经验共享和交流培训机制的倡议》,并举办了“金融监管及银行风险防控研讨会”、“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研讨会”等活动。
(二)打造亚洲信用体系取得积极进展。2014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办“全球信用评级体系的改革”分论坛。6月,“亚洲信用体系高峰论坛”在华举办。与会各方就推动建设亚洲信用体系进行了讨论。
(三)2014年1月至8月,中国与东盟十国跨境人民币结算约占同期全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13%。截至目前,中国已与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泰国等国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达人民币6500亿元。
五、海上合作
(一)2012年,中方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上发表“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倡议”,表示双方将在互联互通、科研环保、执法安全、海洋经济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2014年8月,中方在中国—东盟外长会上提出愿与东盟探讨将2015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加强涉海部门之间的联系,推进海上务实合作。
(二)2013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宣布了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2014年支持项目,包括制定“基金使用总体规划”、建设渔业产业合作暨交易平台、打造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立中国—东盟海洋学院等。
六、安全
(一)双方积极探讨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防长会议机制。2014年5月,双方连续第4次在东盟防长扩大会期间举行会晤,取得良好效果。
(二)双方正在探讨制定“中国—东盟救灾合作行动计划”,全面规划中国与东盟防灾救灾合作。
(三)双方积极加强网络安全、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合作。2013年6月,双方就续签《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达成一致。9月,首届中国—东盟警学论坛在广西举行。一年来,中方同东盟国家开展多次联合执法行动,并为东盟国家举办打击网络犯罪、禁毒、刑侦技术等多个培训班。2014年9月,首届中国—东盟网络空间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
七、社会人文
(一)2014年4月,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在北京开幕。李克强总理、东盟轮值主席国总统登盛、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泰国时任总理英拉发来贺信。刘延东副总理、缅甸副总统年吞等出席开幕式。双方列入全年活动框架内的交流项目达150多项,涉及新闻、影视、出版、体育等多个领域。闭幕式将于年底在缅甸举行。
(二)2014年4月,第二次中国—东盟文化部长会议在越南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行动计划(2014-2018)》,确定了未来5年双方交流计划和目标。
(三)教育部正在积极落实未来3到5年,中方向东盟国家提供1.5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的倡议,拟在2015年成立第二批面向东盟国家的教育培训中心。
(四)2014年9月,首届中国—东盟大法官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
(五)双方积极推进民间交流。2013年10月以来,共青团中央共举办4期“东盟青年干部培训班”,并将于2014年12月主办第九届中国—东盟青年营。2014年9月,第九届中国—东盟民间友好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
(六)2014年5月,双方发布《中国—东盟环境保护技术与产业合作框架》,并启动中国—东盟环保技术和产业合作示范基地。6月,“中国—东盟节能能力建设项目培训”在北京举办。
(七)2014年9月,第五届中国—东盟卫生部长会议在越南举行。
(八)中方向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基金增资1000万元人民币,支持未来3年双方在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等领域开展合作。2014年拟重点支持项目包括卫生政策交流、热带病防控、人力资源培训等。
(九)中方将分3年向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提供1000万元人民币支持其建设。2014年7月,“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研讨会暨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启动大会”和思想库网络第一次国家协调员会议在北京召开,思想库网络正式启动。
(十)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继续推进。建立联合实验室、科技合作产业园、遥感卫星数据共享与服务平台、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等项目逐步实施。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实施以来,已有30多名东盟国家青年科学家受邀来华开展工作。
(十一)中方将分3年向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增资2亿元人民币,支持双方在中国—东盟(10+1)、东盟—中日韩(10+3)、东亚峰会(EAS)、东盟地区论坛(ARF)等区域合作机制下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