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规划司副司长冯忠华、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孙学工、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政中心主任唐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城镇化规划处相伟作客江南电子竞技俱乐部 ,座谈、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主持人:通过内需拉动GDP是大家一直在做的措施,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要增强拉动内需经济的主引擎作用,这个主引擎作用应该怎么理解呢? 孙学工:内需的主引擎作用涉及到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或者是发展方式的问题,在金融危机之前,外需在中国经济当中一个很大的拉动因素,最高的时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达到20%左右。金融危机以后应该说整体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外需我们知道一直是处于比较疲软的状况,现在外需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已经是负的了。所以这也要求我们如果想保持总理讲的中高速增长,内需一定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因而主引擎的作用是针对我们整个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所做的一个要求。 主持人:今年拉动内需方面说要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作为推动发展战略的支撑,要谋划区域发展的新契机,新契机这方面怎么理解?区域经济。 孙学工:扩大内需,但内需是从何而来?我觉得实际上是从两个方向来的,一个是纵向的,我们向上升级,无论是我们的创新型经济、创新拉动,还是我们说的消费升级,都是从升级的方向在进一步扩大我们的需求。另外还有一个方向是横向的,就是挖掘现有的潜力,这其中地区均衡发展就是很大一块潜力。因为我们都知道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水平经济增速会回落会下调,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中国东部人均GDP已经很高,已经超过1万美元,增速会下来些,但中西部地区的人均GDP水平还比较低,只有四千、五千美元的样子,还是处于能够保证比较高速发展的阶段上,所以我们要很好的利用这一大国优势,发掘内需增长的潜力。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地区发展战略,并且加强区域一体化,并建设能够把中东西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带,如长江经济带,从而更好地带动促进各地区的发展,这样内需的增长潜力就可以发挥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