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在2008年11月28日启动了2008年机关处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工作,共公布32个处长职位、19个副处长职位,共有135人报名,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等程序,12月30日,对39名竞争上岗拟任人选进行了任职公示,这标志着此次竞争上岗工作已顺利结束。此次竞争上岗是环境保护部组建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者就此次竞争上岗的有关情况,采访了环境保护部行政体制与人事司负责人。
记者:环境保护部为什么要进行此次处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除竞争上岗外,还有没有其他干部选拔方式?
负责人:环境保护部进行竞争上岗工作,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江南平台入口
批复的“三定”方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举措,显示了环境保护部党组“放开视野选人才,公正公平用人才,竞争择优出人才,科学合理配人才”的决心和信心,也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一次重要探索,对于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干部选拔任用有多种方式,竞争上岗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除了竞争上岗以外,还有日常的补充调整和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等多种方式。中组部要求不断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力度,以防止用人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满意度。
记者:此次竞争上岗工作有哪些创新?
负责人:这次竞争上岗,我们在坚持基本标准和条件的前提下,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放开视野、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做法。一是扩大报名范围,将竞争上岗的报名范围扩大到在京派出机构、直属单位;二是扩大报名人员,将报名人员扩大到在京直属单位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三是为优秀年轻干部参与竞争适当放宽资格条件,此次报名条件较以往的规定适当放宽;四是公开透明,阳光操作,每天都公布报名情况,面试时在内网进行直播;五是量化考核,每个考察组对进入考察的人员进行量化考核评分;六是政策加分,对获得过优秀或嘉奖、具有基层单位挂职锻炼工作经历、主持或负责某一个处工作的同志,在笔试中加分。
记者:此次竞争上岗工作程序中包括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和考察等重要环节。请问,考试是如何命题的?命题有哪些特点?
负责人:为了保证公正客观,此次命题和评分都由中组部考试测评中心具体负责。环保专家也参与了命题工作,为的是体现岗位要求,体现科学性。命题主要考察竞争者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与职位的匹配性。
当然,任何考试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不是万能的。我们要在此
次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记者:在面试中有一项规定,就是要求竞聘岗位所在的司局长不能参加本司职位的面试过程,为什么要设立这一规定?
负责人:此次岗位竞争实行公开透明,在阳光下运行,充分保障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对考官实行回避制度,面试考官一律不参加本司局职位的面试工作。这有利于维护竞争的公正性,干部生活在群众当中,群众最有发言权,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选好人用好人。本司局领导不参加本司职位的面试,使面试考官比较超脱,应试者也会放松心情。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
记者:此次竞争上岗各个环节的成绩是否会公布?公示的同志是不是各个职位中成绩最优秀者?
负责人:各部门的做法不一样,可以公开成绩,也可以不公开。我们这次没有公开成绩,但都将笔试、面试成绩、量化考核成绩通过电话和书面形式告知本人和单位的主要领导。
除10个职位未形成竞争而取消以外,这次公示的39人都是职位综合成绩的第一名。其中,有4位同志是根据司局意见和本人意愿做了职位调整。另外,有两个职位的第一名保留处长和副处长的任职资格,因工作安排另有考虑,暂未进行任职公示。
每个职位的第二名考察对象都没有列为任职人选,但对综合素质好、成绩优秀的干部,根据有关司局意见和工作需要,以及岗位匹配情况,在2009年处级干部补充调整中予以优先考虑。
记者:通过此次竞争上岗的处级、副处级领导干部在走上新的岗位以后,下一步我们还要开展哪些工作?
负责人:按照总体部署要求,在2009年春节前,部领导将对经公示后的新任正副处长进行集体任职谈话和廉政谈话。之后,组织岗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