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记者 张毅)记者从9日闭幕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08年我国将在经济体制、投资体制、资源产品价格、社会事业领域等七个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介绍说,2008年发展改革系统在推进深化改革方面,一是抓紧制定经济体制改革年度意见,做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健全统筹协调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
二是修订并实施新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规范实施备案制。建立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出台代建制管理办法,扩大代建项目范围。建立重大项目公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是有控制、有步骤地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稳步推进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强输配电成本监审,完善标杆电价和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改革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合理调整水利工程和城市供水价格。完善排污费征收方式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四是抓紧处理电力行业厂网分开的遗留问题,推动电网企业主辅分离。研究制定铁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继续落实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抓紧研究电信企业全业务改革模式。
五是加快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并稳步推进试点工作。
六是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落实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再担保机构,引导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
七是加大法制建设的工作力度,抓紧起草《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修改完善《政府投资条例》和《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尽快出台《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做好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深入推进“五五”普法。

2007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向五大领域发起攻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德铭4月2日在“2007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改革工作将向五大领域发起攻坚: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眼于提高竞争力和控制力,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着眼于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着眼于促进社会和谐,深化社会领域体制改革;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到第30个年头 2007年突出3大重点
政府自身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民生领域改革,当经济体制改革进入第三十个年头,今年中国改革的重点将集中在这三大领域。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一)认真做好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工作,制订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方案和措施。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并决定从2008年1月1日起实行。2007年7月,财政部会同国家税务总局、江南平台入口
法制办共同研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送审稿)》,已上报江南平台入口
审议。
增值税转型改革扩大试点。自2007年7月1日起,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扩大到中部六省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电力业、采掘业等八大行业。从试点情况看,试点工作运行平稳,转型办法基本成熟,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预算管理制度。>>>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一)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
(二)积极推进政策性银行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
(三)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五)不断深化保险业改革,完善保险市场体系。
(六)稳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
(七)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
(八)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