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大,建设战线长,仅中线和东线一期工程就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北、江苏、山东7个省(直辖市)100多个县、区,安全保卫任务繁重艰巨。怎样才能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呢?
江南平台入口
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助理,公安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孙永波指出,南水北调是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切实做好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保卫工作,既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公安工作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具体体现。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地区各级公安机关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各有关部门沟通联系,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协作配合机制,确保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起事之前、起事之初,维护了正常的施工秩序,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支撑。
健全机构 充实力量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南水北调沿线地区各级公安机关对工程建设的安全保卫工作高度重视,紧密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精心谋划,普遍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健全了相关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工程安全保卫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
孙永波说:“各级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建立南水北调安全保卫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工程建成通水后的绝对安全,按照统一协调、分级负责、多方配合的原则,层层建立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保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河北省正定县公安局联合县水务局、各乡镇有关部门成立了安全保障执法办公室,专职负责工程沿线的巡查、治理,查处破坏施工设备、设施案件,打击扰乱、阻挠正常施工的违法犯罪行为;新乐市公安局组建了南水北调治安中队,多次出警化解施工方和群众的矛盾,查处影响、破坏正常施工的违法犯罪案件。
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成立了工程治安保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月治安保卫工作报告、重特大案件情况报告和定期督导等制度;丹江口市公安局从治安大队、水上一所等4个基层抽调警力,专门组建常设机构,对工程安保工作进行全天候的指导、协调。
山东省济宁市公安局及工程沿线任城区公安分局、微山县公安局抽调治安业务熟、协调能力强的民警,常驻工程建设指挥部,专门负责工程施工安全保卫工作;枣庄市公安局抽调专人,成立了南水北调枣庄段治安办公室。
江苏省扬州、淮安、宝应、江都等地公安机关也都成立了工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主动参与 积极配合 认真化解矛盾解决纠纷
南水北调工程征地拆迁和移民工作任务繁重,不可避免地会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由此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各地公安机关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防范、早控制,深入开展工程沿线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了一些不安定因素,并积极配合工程建设指挥部和项目主管单位,成功防范、化解了一大批可能影响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矛盾纠纷。对已发生的涉及工程项目建设的群体性事件,各地公安机关快速反应,及时出警,依法、妥善处置,切实维护了施工地区的社会稳定。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8月以来,河北省仅石家庄、保定市公安机关就化解涉及工程建设的各类大小纠纷2400余起;新乐市公安局出警180余次,协调化解100余户的纠纷。江苏省东线工程宝应段施工期间,公安机关先后处置、解决阻挠施工事件150多起。湖北省丹江口市公安局在移民搬迁期间,全体民警取消双休日,每天安排2/3的警力24小时值班,整个搬迁过程中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
强化措施 严密管控 整治工程沿线及周边秩序
各地公安机关认真研究,深入摸排,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工程沿线及周边地区的社会治安秩序进行了大力整治,有力地打击了针对工程进行的各类违法活动。
湖北省丹江口市公安局开展“打黑除恶”、命案必破、“夏季治安攻势”、“经济秩序整治”等专项斗争,一举打掉了以“南水北调工程项目招标”为名进行诈骗的童文国重大经济诈骗团伙,及时侦破了2006年“九一二”盗抢施工物资等一批重大案件。
河南省安阳市公安局要求工程沿线县区公安(分)局、派出所对发生的案件做到迅速侦破,并利用巡防时机深入工地了解情况、掌握动态,全力做好工程安全保卫工作。
江苏省苏北运河沿线各级公安水警部门先后组织了3次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了74处重点水域、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破获盗窃水利工程原材料等刑事案件163起,查处治安案件1260余起。
在大力开展周边治安秩序整治的同时,各级公安机关还切实加强工程沿线的治安巡逻和安全防范工作。河北省曲阳县、唐县公安局成立了专门的巡逻队伍,负责工程施工沿线的治安巡逻。河南省温县公安局派驻保安人员32名,在重点部门安装电视监控,为维护正常的施工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省苏北运河沿线水警部门在8个涉水重点工程施工现场设立了4个临时警务室、4个流动警支队,专门设立了解台闸水上民警值班室,5名民警24小时进行值班巡逻,确保了工程的安全。
加强督促 落实责任 帮助企业完善内部安全防范措施
各地公安机关还主动加强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单位的沟通联系,积极帮助、指导工程建设单位加强内部安全防范力量,健全安全防范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切实增强了施工单位的自防能力。
山东省工程沿线公安机关与各施工单位建立了信息联系制度,及时通报治安工作情况,督促施工企业认真落实内部安全保卫责任制,有效维护了施工单位内部的正常秩序。
河北省公安机关不定期地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对发现的治安隐患,及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切实减少了案件的发生;保定市公安机关计划为工程施工人员逐人建立电子信息采集卡,进行动态管理。
广泛宣传 深入发动 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为切实增强群众自觉维护工程建设秩序的意识,沿线地区公安机关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
山东省公安机关通过张贴公告、设立宣传栏、出动宣传车、悬挂横幅等形式,多次组织民警深入工地建设一线和工程周边的村庄、单位进行宣传,仅济宁市公安机关就先后出动警车100余台次、民警200余人次,散发宣传单5000余张,张贴通告3000余份。
河南省公安机关广泛采取在主要街道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制作宣传栏等方法,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意义;同时,组织民警深入工程施工现场和周边村庄召开座谈会,向社会各界和群众发放调查问卷,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为工程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孙永波说:“公安机关协助工程管理部门把调水线路建成后的安全保卫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考虑、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切实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投入力度,筑牢安全防范的基础。”各地积极推进警、企、地共建活动,充分调动工程沿线地区基层单位、治保组织、治安积极分子和广大群众爱渠护渠的积极性,切实构建起群防群治的防控网络,确保这条清水走廊、生态走廊的安全运行。
在沿线各地公安机关的努力下,截至目前,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地区没有发生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重大案(事)件,治安秩序保持平稳。沿线各地公安机关已经成为创建良好施工环境,保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坚强盾牌。(来源:中国南水北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