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来自二〇一九年全国扶贫日系列论坛的声音

2019-10-15 07:20 来源: 光明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来自二〇一九年全国扶贫日系列论坛的声音

今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6个扶贫日,在扶贫日到来之际,2019年全国扶贫日系列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主题,推出21个平行论坛。产业扶贫论坛、健康扶贫论坛、“老区妇女巾帼建功决胜脱贫攻坚”论坛、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论坛等系列论坛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脱贫攻坚事业,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在提升扶贫特色产业上再加力

在产业扶贫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发布了产业扶贫优秀范例,河北阜平香菇产业助力脱贫、安徽砀山酥梨特色产业扶贫、河南正阳花生产业支撑脱贫攻坚等优秀范例入选。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马爱国指出,在脱贫攻坚战还有一年多就要全面打赢、贫困地区将全面转入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产业扶贫的重大意义,把握好新阶段产业扶贫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在资源配置和工作布局上更加突出产业扶贫这个重点,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提升产业扶贫质量。

近年来,产业扶贫为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央和各地围绕产业脱贫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全国共实施了98万多个扶贫产业项目,累计建成各类扶贫产业基地10万个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中,92%的贫困户已参与到产业发展中。今年上半年,我国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16元,同比增长8.4%,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快1.8个百分点。

专家指出,产业扶贫要重点在提升扶贫特色产业上加力,通过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依托乡村资源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增强主体带动能力上再聚焦,推动建立带贫监测机制,对有带贫意愿、能真正带贫的新型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做大做强;在强化产业支撑保障上求突破,推动贫困地区将专项扶贫资金、涉农整合资金和东西协作资金等重点用于产业发展,提高扶贫特色产业的保险保障能力。

凝聚巾帼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贫困妇女的脱贫不仅关系到妇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有助于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可持续脱贫的关键抓手。

在“老区妇女巾帼建功决胜脱贫攻坚”论坛上,来自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先进妇女代表分享了脱贫攻坚的感悟。

“通过开设扶贫车间和基地,以‘企业+基地+农户+能人+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免费发放原材料,不仅带领贫困群众致富,也让这项古老的手艺得到传承。”为全县1.5万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的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素隆姑刺绣公司总经理苏晓莉说。

“9年了,走过玫瑰扶贫这条路,我深知它的荆棘危险,但更懂它的芬芳甜蜜。有人问我,你最高兴最自豪的是什么,我说那就是给乡亲们发放玫瑰收购款、看着他们脸上幸福微笑的时候。”带领群众通过发展玫瑰产业致富的四川省小金县冒水村党支部书记陈望慧说。

“这几年,我们在对全国25个省(区、市)、175个老区县(市、区)的200多个深度贫困村调研中深切感到,老区妇女是脱贫攻坚一线的主要力量,她们照顾老人、养育后代,解除了家庭的后顾之忧;她们加入了各类合作社、产业链和经济实体,自力更生摘掉贫穷帽子;她们越来越注重用文化知识丰富人生、提高生活质量,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事业中深深打下了时代印记。”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王健指出,要大力营造老区妇女巾帼建功环境氛围,注重从脱贫攻坚基层一线、平凡岗位、群众身边发现妇女典型,大力宣传巾帼楷模、展示巾帼风貌、传播巾帼精神,激励广大妇女在复兴之路、追梦之旅上砥砺奋进。

以“互联网+”激发消费扶贫活力

江南平台入口 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论坛上指出,现在距离打赢脱贫攻坚战只剩下短短400多天时间,要尽锐出战、迎难而战,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政策支撑,更离不开社会参与。其中以“互联网+”助推消费扶贫成为社会扶贫工作的有效手段。

“以‘互联网+’助推消费扶贫的方式可以直接帮助贫困户致富增收,持续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消费需求,有力助推贫困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江南平台入口 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司长曲天军指出。

“苏宁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到精准扶贫事业来,以农村电商为切入点,线上线下双线联动,聚焦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发挥智慧零售的渠道优势、产业优势及品牌优势,协同苏宁物流、苏宁金融赋能带动当地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真正助力农产品上行和农民致富增收脱贫。”苏宁易购集团副总裁马康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论坛上说。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线上模式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助推了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全面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全流程监管,同时助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记者 李慧)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张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